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48094
 mercy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逾格的恩典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為了生命安全 請養成使用吸管的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生活力Lifestyle
作者: mercy 日期: 2006.05.15  天氣:  心情:
 

為什麼生活力是未來的能力?當汽車、電腦廠商、手機業者開始強調自己是Life s品牌,當昂貴的鮮奶成為追求生活品質的象徵。生活力,已經變成一種能提供「價值」的能力。


文─麥立心 攝影─曾千倚
2006年5月 Cheers雜誌


未來,只要處在直接賣東西給消費者的公司或相關產業,你的工作能力就很難不和「生活」扯上關係。



為什麼這時候的台灣,生活力顯得特別重要?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長李仁芳曾為文指出,自1995年起,台灣的每人平均國民所得已經停滯10年,沒有明顯成長,主要的原因就是,台灣的製造經濟已經走到高原飽和期,接下來要有更進一步的成長,台灣產業必須走創意經濟的路。



李仁芳進一步指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人民豐饒的生活體驗氛圍,不僅促進常民生活的甜度與幸福感,更是國家產業隱形競爭力的終極來源。



他舉例說明,如果我們的產品設計人員、行銷人員很少在生活上藉著創意產品和服務的消費,盡嘗生活的甜度,我們如何期望他們可以由原創嶄新產品和服務,提供給全球消費者生活上的甜度與滿足?



敏感而懂得生活品質與尊嚴


那麼,什麼是生活的能力?



實踐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安郁茜認為,一個擁有生活力的人,是一個非常敏感、認真,且懂得生活品質與尊嚴之重要性的人,他會不滿意、不滿足,而且察覺得出不滿意的原因。



「舉例來說,當他去改良某個產品不滿意之處的時候,就是在做設計了,」安郁茜點出生活力與設計密不可分的關係。



設計工作大概是最迫切需要生活力的工作之一。因為,設計是對周遭、對世界有感而發的一種精練過的話語。



如果設計師對生活萬物沒有感覺,只是為設計而設計,當然不會產出有意涵、深得人心、流傳為經典的作品。



其實,不只是設計工作需要生活的啟發,只要是工作中需要創新,生活都是一個取得的好途徑。



如果每天只是在上班、下班、睡覺,整天只在辦公室和家中往返,沒有力氣把自己放在工作之餘的其他經驗,當然就沒有從生活中得到什麼能力可言。



李仁芳分析,台灣的產業菁英們勤奮、嚴謹、有紀律地工作,有很帥酷的Business Model,但幾乎很少產業菁英過有豐饒美學品味的生活,更談不上有什麼帥酷的Life Model。



寬廣的生活經驗


因此,生活能力的第一個部份,是懂得讓自己暴露在更寬廣的生活經驗,讓自己的知覺開放。



安郁茜認為,生活品味、生活美學的培養,可以從閱讀文字所描述的抽象經驗去想像,或是在不斷拓展的生活經驗中去體驗。



「生活經驗太狹隘的人很難做模仿以外的設計,」安郁茜說,「因為做設計會遇到千奇百怪的問題,需要由豐富生活經驗養出的寬廣靈活與品味來解決。」



好的設計師都知道,整天都關在房間裡面,是無法跳出設計瓶頸的。出去走走、玩玩,或者是長期在生活中嘗試自己從沒做過的事,可能得到更多。



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傑(Carl Rogers)早就提倡「創意」與「生活經驗」間的關係,他曾說過:「當人們敞開心胸歡迎各種經驗時,他的行為就會有創意。我相信,這種知覺的開放,對建設性的創意是很重要的。」



感知差別


再者,寬廣的生活經驗下,還要有足夠的敏感度察覺、接收其中的優劣層次與細膩變化,才能夠進一步去對好的東西有所感受、有所觸發。



「一個人如果從小生長在綠意配置得當、感受到四季變化美好、大街小巷的街廓比例協調、懂得欣賞插花、寧靜、光影、優雅是什麼意思的環境裡,」安郁茜表示,「你不用教,他自然而然就會知道哪裡有問題,或是哪裡不對勁。」



但安郁茜也坦言,台灣這方面的環境是不夠的,像她為了加強學生的底子,就帶學生欣賞好的展演、聽好的音樂、看好的電影。



又例如,對於氣候、陽光這些來自於大自然的變化,我們可能視而不察,但在一個北歐的設計師心中,卻可能已有許多種微妙的心理感受,使好的設計應運而生。



當本次《Cheers》雜誌飛到北歐,試圖探究北歐為什麼如此懂得生活、懂得設計,喬治傑生(Georg Jensen)的設計師蕾姬.歐弗嘉(Regitze Overgaard)用非常興奮的語氣告訴我們:「在夏天的時候,丹麥的陽光非常白亮、非常透明,我想,這樣的光線對於每個設計師都很有啟發吧!」



當我們對生活周遭的感受度不夠時,因為沒有意識到而流失的東西,可能比想像中還多更多。



生活美學與生活哲學的競賽


日本平面設計大師、並且擔任無印良品諮詢委員的原研哉在《設計中的設計》一書中指出,今後的經濟,會從生產技術的競爭,變成潛在於經銷市場中文化層面的競爭,在各個文化或市場中,若可產生出能夠煽動其他市場的產品,便能擁有絕對的競爭優勢。



原研哉舉例,當美感很好的商品引進到美感較差的國家販賣時,美感較差的國家的人們,會因為接觸到美感好的商品而有所啟發、覺醒,而對這外來的商品懷抱欲望。在與沒有美感的商品比較時,有美感的一方帶有啟發性,且對其他產品帶有驅逐力。



除了生活美學是如此,設計背後所彰顯出來的生活哲學,也是真正讓設計展現席捲力量之處。



人們買法國衣裳,是因為欣羨法國人優雅的穿著品味;吃日本料理,是想享受日本人窮究細節的態度;風靡北歐家飾,是希望自己也有一個明亮、簡單又溫暖的家與生活。



如果我們沒有過著好生活、沉澱出令世人崇尚的生活美學和生活哲學,那麼來自台灣的設計或品牌,到底有什麼好能讓全球消費者心動或掏腰包的呢?



當生活已經變成一種能力,它也需要時間和心思去養成和練習。

標籤:
瀏覽次數:175    人氣指數:15975    累積鼓勵:79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逾格的恩典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為了生命安全 請養成使用吸管的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