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4158
 小魚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再待幾年你且看他」?太殘忍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論「四門不生」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隨順「無常觀」
作者: 小魚 日期: 2014.11.08  天氣:  心情:
 導論完畢,接著進入「因緣相應」的教學,首先做概論的分析。延續「蘊相應教」、「處相應教」,「因緣相應教」的重要功課首先在於隨順「無常觀」。其次,從「因緣相應教」中可以發現,隨順「無常觀」不是固定的「十二支緣起」,「十二支緣起」固然是非常完整的陳述,但有時僅從其中拈出五支、十支加以解說,能令我們對於「十二緣起」的體會更加精確。因為一般講到「十二緣起」,往往就想到三世兩重因果,而且固定就是那十二支,其實佛說緣起是非常活潑的,在整個敘述的過程中,需要講到幾支就是幾支,講幾支也不會短少了什麼,因為他已經完整陳述了。

  除了隨順「無常觀」外,在「因緣相應」中有一門功課很重要,那就是後來在中觀學中所產生的「四門不生」(「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在「因緣相應」裏面就提到了緣起法,從「老、病、死、憂、悲、惱、苦」往上追朔到「五蘊」,它是自作的、是他作的、是自他共作的,還是無因無緣而作的?在這方面做了仔細分析,這是「因緣相應」中的第三門功課。

  「因緣相應」的第四門功課就是「空相應教」。「蘊相應教」的重點放在無常、苦,兼而談空、無我,到了「處相應教」就已經有了「第一義空經」,告訴我們「空相應教」的內容。在「因緣相應」中進一步將「空相應教」提煉出來做完整的分析,從俗數法到第一義法,這也是後來龍樹特別提到的「世俗」與「勝義」二諦教法。

  在聖證解脫的部分,還特別提到了一個重要的教法,就是從「法住智」到「涅槃智」的問題,這可以說是「因緣相應教」的重頭戲。要達到從凡情到聖境,由愚癡無聞凡夫到多聞聖弟子,這中間的架構就是古仙人道(八聖道),所以在「因緣相應」中也帶到了「八聖道」,雖然「八聖道」內涵的完整陳述還是在「道品頌」中。

  卷十二,第283經講到了五支緣起的內容,特別強調要隨順「無常觀」,提醒我們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第284經在五支緣起的基礎上,開展成十支緣起,在味著繫縛後直接切入到繫縛,到底在繫縛什麼?其實就是我們最在意的「名色」,「名色」穩固產生「六入」、「觸」作為介面,來網羅自己想要的內容。法師於此分析:就生命而言,肉體當然是會爛壞的,可是隨著我們對於「名色」的追逐,死亡以後立刻「識」緣「名色」,而「識」入母胎,又開始增長廣大,這樣一生又一生流轉生死,無有盡期。

  本經與前面283經純粹講到對某個煩惱所繫法產生味著的力道,是不一樣的。因為如果當下對那個境界起味著,趁它還初小軟弱時,可以想辦法立刻將它截掉,可是一旦已經形成了我們的「名色」(生命體),要想輕易放舍,是不容易的。那麼有沒有方法可以撼動它呢?有的,那就是「無常觀」。同樣去觀「名色」法的生滅,然後產生離欲;從「生滅」觀到它的滅滅不已,才能產生捨,這樣就能夠從根源上讓「識」不再去驅使、追逐「名色」,徹底不受後有。

  第285經,佛陀以油燈燃燒需要不斷增添膏油和拉長燈芯,來形容眾生對於色(肉體)的味著特深,一旦執取而耽溺它的滋味,就會增長「愛」,乃至「取」,於是就有種種苦生,所以根源還是放在攝取、味著,且是不斷的增長味著。在此令人好奇的是:如果以攝取、味著來譬喻燈油與燈柱,那麼孰是油、孰是柱呢?其實那個「色」就類似燈油,令人不斷渴求增長,燈柱就像是「愛」、「取」、「有」等一連串的牽引,從而令生命的燭光恆久不熄、流轉不休。

  那麼如何使「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呢?同樣在現觀中,佛陀發現「無生則無老、病、死」,這不但是佛陀的睿智,也正是佛法不共世間的地方。在此法師提醒我們:世間大多求生,希望長生不老,可是佛陀告訴我們,有生就有老、病、死。可是「無生」又談何容易呢?因此要繼續觀照「生」是怎樣來的。結果發現,是因為「業有」,如果「業有」不存在,「生」就滅了。那「業」又是怎樣造作出來的呢?其實還是因為我們的執取,所以還是要滅除「取」。

  值得注意的是,用功要用在十二緣起支中的那個「結所繫法」、那個所取法,那就是我們觀照的下手處,我們放不下的那個地方,才是我們觀照的地方,至於那些本來就不在意的,就無所謂放下。譬如有些修行人修禪法,修到只是去觀花開花落的無常,那樣能令人解脫嗎?不過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而我們最大的憂惱,其實還是自己最在意的身體,或說依於「我愛」產生的「我所愛」,所以要對這些事物觀照、多觀照。

  另外要留意的是,佛陀並不是一下手就讓我們不要「愛」,那樣比較困難,但是不「取」總還是可以的。「愛」來自於接受後產生的樂受、喜受,因此會愛著,除非不接受,但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根、境、識三和合而觸」,「觸」就會「受」。所以,有些人在這方面產生了焦慮、緊張,就乾脆刨根,讓自己斷眼根、耳根,不看、不聽,認為這樣就不「受」,不「受」就不「愛」。這其實是用錯了功夫,佛陀說是「不該斷的斷掉了,該斷的沒斷」。並不是眼不看、耳不聽,就可以心不護念、心不執著,因為生命強烈的自我愛,使得它會去發展別的根門,所以眼盲者往往觸覺比較敏銳,耳聾者往往眼根更明利。因此,要從「所取法」下手,去觀它的無常,徹底觀到它是滅滅不已的時候,心的愛著就自然消失了,因為你根本看不到愛的對象在哪裡,「但見於法,不見於我」。

  接續的第286經和前面的285經一樣,都告訴我們功課的下手處在「所取法」,涵蓋了我們的肉體,以及所面對的境界。還特別告訴我們對於所取法要先滅,十二緣起支從「取」支而滅,回過頭來就能看清,所取「名法」、「色法」無常的情況下,愛念冰消,不再有所渴求,然後愛盡、離欲,達到滅、捨。所以,只要任何事物是我們所取的、所在意的、抓住不放的,那就是我們要修的功課。

  如何「取」與「不取」呢?法師告訴我們,那是要養成一定的道德習慣的,道德習慣先從身行、語行來培養,知道哪些當做、哪些不當做。將佈施、持戒等基礎打穩,才有可能在意行之中去看到愛取的念頭,否則取了也覺得理所當然,不知道這中間已經產生種種的繫縛、煩惱,帶給自己與他人許多的苦惱和苦難,所以戒學要端正。

  第287經與前經不同的地方在於,前經是五支緣起,本經是十支緣起,從老、死一直上探到名、色。經中特別提到「齊識而還,不能過彼」,只要往上觀照,盡頭就在「識」,沒有再還有什麼東西導致「識」的存在。因為只要其心不死,下一期的輪迴就已經可以預期了。法師在此分析,不是沒有前生,而是那個「識」是前生跟後世的主幹。有了「識」,就會讓我們的五蘊持有,因有取識抓住五蘊不放,讓它能夠吸收養分、吸收氧氣,然後消化養分、排除廢料,從而產生強大的免疫功能。死亡就是有取識不再執取這一期名色,所以身體立刻腐爛,而有取識會繼續抓取下一期的名色。

  因此「齊識而還,不能過彼」,並不表示「識」是創造主,佛教不把這個「識」當成神,也不把它當作靈魂不滅,而只是說「識」也是無常變化的,是意識流中的主流意識,它還是屬於心法,因為除了五蘊,其餘都不是我們的經驗所能體驗的境界,佛陀說「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益生疑,以非境界故。」所以,「識」也是因緣生法的一環,論典中說它「去後來先做主翁」,可見它不是靈魂。
(摘自:弘誓雙月刊131期專題:正觀法如是──因緣相應教 )
標籤:
瀏覽次數:65    人氣指數:65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再待幾年你且看他」?太殘忍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論「四門不生」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