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2,597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1944158
小魚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佛學與儒學13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佛學與儒學15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佛學與儒學14
作者:
小魚
日期: 2014.08.23 天氣:
心情:
第六章 理學與佛學
中國佛教發展到隋唐,已經成為一股與儒、道二教鼎足而三的重要思想體系和社會思潮。相對以往的封建王朝來說,李唐一代政治較開明,國力也最強盛,在意識形態方面較寬容、開放,對儒、釋、道三教採取一種兼容並蓄的政策,因之造成了一個三教並存並進的局面。這時期的佛教,高僧輩出、宗派林立,玄奘、法藏、神秀、慧能各領“風騷"幾十年,天台宗、唯識宗、華嚴宗、禪宗各稱雄於一代,幾大佛教宗派的相繼成立和迅速發展,把中國佛教推向一個鼎盛期;在道教方面,藉助於“李氏乃柱下之後嗣"的說法,道教在李唐一代被抬到最尊貴之地位;至於儒學,它本來就是中國傳統學術、文化之主流,雖自東漢以後,由於經學自身走入了死胡同,加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形勢等原因,出現了儒學衰、玄學盛的局面,但是作為中國王道政治和宗法制度理論支柱的儒學,在魏普至唐代佛、道、玄盛行的幾百年時間內,它沒有也不可能被吞併掉,而是作為一股強大的社會思潮潛伏著,當唐代的韓愈提出了恢復儒家道統之後,就出現了一種復興的情勢。這時,在中國土地上幾個強大的思想文化系統,面臨著一場殊死的決戰。在這種情況下,三教中的有識之士,都站在維護本教的立場,一方面高唱三教一家,另一方面極力抬高自己,並伺機吃掉對方;道教在“紅花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是一家"的口號下面,沒有放鬆對於儒、佛二教的攻擊,力圖確保或奪回高居於儒、佛之上的地位;佛教則在加強統一內部的禪教合一步伐同時,進一步透過權與實、方便與究竟等說法,把儒、道二教變成隸屬於直顯真源之究竟教的權便說。而儒家憑藉著自己在中華民族的心理習慣、思維方式、宗法倫理等方面根深蒂固的影響,以及王道政治與宗法制度的優勢,自覺或不自覺地、暗地裡或公開地把佛、道二教的思維模式和有關思想內容納入到自己的學說體系之中,經過唐朝五代之醞釀孕育,至宋明時期終於吞併了佛、道二教,建立了一個治懦、釋、道三教於一爐,以心性義理為綱骨的理學體系。
那麼,儒家是怎樣吞併掉佛教的?它吸取和融合了佛教的一些什麼思想以及是如何吸取的?宋明理學在吸取了佛教的有關思想後,其思想較諸傳統儒學究竟發生了一些什麼變化?凡此種種,都是研究佛教與儒掌相互關係中的一些根本性的大問題,下面試圖從側面對這些問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探討。
第一節 濂溪之學與佛學
周敦頤是理學的“開山",研究理學與佛學的關係,自然應該先了解周子之學,此其一;其二,在本書的第二章中,我們已經言及,佛教對於儒學的最大影響乃在於本體論的思維模式,而周子之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帶有濃厚的天道本體及人性本體的色彩,從這個角度說,探討理學與佛學的相互關係,不妨先看看周子之學。
一、周敦頤與宋明心性義理之學
周敦頤其人,從他自己的一些詩文論著及後人對他有關品評來看,他頗具仙風道骨;他酷愛蓮花,著有《愛蓮說》,極力稱讚蓮花的“出污泥而不染";喜歡隱居山林、吟風弄月,有一種高適遠遁、超然物外之氣概。黃庭堅在《濂溪詞并序》中說:“茂叔雖仕宦三十年,而平生之志,終在邱壑";蒲宗孟撰周敦頤墓碑碣,也稱他“孤風遠操,寓懷於塵埃之外,常有高棲遠遁之意";周敦頤自己也以唐朝元結自居,曰:"吾樂蓋易足,名溪朝朝暮侵;元子與周子,相邀風月尋"(《周子全書》卷十七)。據載,周敦頤還常與高僧、道人,“跨松夢,躡雪嶺,彈琴吟詩,經月不還"。他為官三十年,所到之處,遇有山水名勝,必暢遊親觀。他曾在一首遊道觀的詩中說:“久厭塵忿樂靜元,俸微猶乏買山錢;徘徊真境不能去,且寄雲房一搨眠。"(《題酆都觀三首》)真有點思隱離俗、飄飄欲仙的樣子。但是,周敦頤始終沒有放棄其官僚生涯,而只是想當一個身在塵俗、心在方外的“君子"。
周子之學如其人,他既以“出污泥而不染"的“君子"為理想人格,其學就不能不處處打上“君子"的烙印。黃百家在《濂溪學案》中,有一段評述周子思想風格的案與,曰:“周子之學,在於志伊尹之志,學顏子之學。"(《朱元學案濂溪學案下》)周敦頤在自己的詩文論著中也屢屢推讚孔顏樂處:“顏子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而不改其樂。"(《通書》)反覆強調君子須進德修業、孳孳不息,認為,“人至難得者,道德有於身而已矣"(同上)。他對孟子的養心養性說及《大學》、《中庸》的修齊治平思想極表讚賞,在繼承孔孟等先儒及《大學》、《中庸》等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套“道體論"、"性五品說"及“主靜"的修養理論,奠定了宋明心性義理之學的基礎,後儒對於周子之學的這一歷史地位看得真切,評述周子其人其學曰:“周子奮自南服超然獨得,以上承孔孟垂絕之緒,河南二程神交心契,相與疏論闡明而至道復著"(《周子全書》卷首下);“宋有濂溪者作然後天理著,而道學之傳復"(同上);“周元公開揭蘊奧而天下始知求性命之微"(同上);“卓哉!其元公乎,....宛然一孔子也"(同上)。這些評論有一個共同點,即都指出了周子之學乃是一種上承孔孟餘緒之倫理哲學。
但是,周敦頤在世時,其名聲並不大,地位也不高,被捧為道學之始鼻祖,乃南宋時事。朱熹依照《景德傳燈錄》作《伊洛淵源錄》,以周敦頤為道學開山,後來程朱學說成為社會的統治思想,這一說法遂成定評。可見,周敦頤之於道學,有如禪宗的達摩,道教的張伯端,其崇高地位多出於後人之追擬,當然,道學家所以推濂溪為鼻祖,也不是毫無根據的。
反對對周子其人其學“尊之太高"和“抑之過甚"兩種傾向的黃百家是這樣評價周敦頤的:孔孟而後,漢儒止有傳經之學,性道微言,絕之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復橫渠諸大儒輩出。聖學大昌。故安定、徂徠,卓乎有儒者之矩範;然僅可謂有開之必先;若論闡發心性義理之精微,數元公之破暗也。(《宋元學案﹒濂溪學案上》)後儒熊文端也認為周子之學:上承鄒魯之傳,下開洛閩之緒,功在斯文,流澤後世。(《周子全書》卷首下)
看來,周子之學的主要特點,是“嗣往聖,開來哲",上承孔孟鄒魯之緒,下開宋明心性義理之學。《道學傳總論》對於這一點說得更為具體、明白:孟子沒而無傳,....周乃得聖賢不傳之學,作《太極圖說》、《通書》,推陰陽五行之理,命於天而性諸人者,瞭若指掌。張作《西銘》,又極言理一分殊,然後道之大原出於天者,灼然而無疑焉。(《周子全書》卷首上)朱熹在《太極通書總序》中也說:程先生兄弟語及性命之際,亦未嘗不因其說。(《周子全書》卷一)這些說法表明,雖然理學之至昌大盛,主要得力於張載、程朱諸大儒,但是,首開宋明理學之先河者,濂溪其人也。
二、周子之學的心性本體論與隋唐佛教的佛性本體論
如果說,周子之學的思想內容確如先儒所說的乃是遠承孔孟之餘緒,那麼,這裡所要著重指出的,則是其思維模式與佛教的關係。
周子之學的思維模式,帶有濃厚的天道本體及人性本體的特色。他一方面把天道倫理化,另一方面又把倫理天道化,而他把天道倫理化的目的,是把倫理天道化。周子的《太極圖說》,就其思想主旨言,是要“明天理之本源,究萬物之始終",但是,作為落點,又常常回到人、人性、人倫道德之常規。他“推明天地萬物之源"的目的,是為了說明“道之大源出於天"。這種理論的思想路數與隋唐佛性理論的把佛性人性化,從而使人性佛性化走的是同一條路。
其次,周子把人性天道化及把天道倫理化的一個重要工具,是“立誠"。繼承《孟子》、《中庸》“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思想,周敦頤認為,“無妄則誠",把“誠"視作一種“靜無而動有"(《通書》)的神秘的宇宙本性;同時,周敦頤又把“誠"看成是五常之源、聖人之本。他說:誠者聖人之本。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原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純粹至善者也。故曰一陰一陽
之謂道,繼之者善也。元亨,誠之通;利貞,誠之復。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通書》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同上)
正如我們在第二章所指出的,在中國哲學史上,“誠"之具有本體性質,成為本體論範疇,是在隋唐以後的事。如果具體地說,“誠"之成為一種本體,開其端者,周子其人也。在周敦頤的學說中,“誠"不僅是溝通天人、聯結道德與天道的橋樑,而且還是人性、天道之本體。周敦頤思維模式上的這一變化,從儒學系統說,是承接李翱的《復性書》,李翱所要“復"之“性"已在相當程度上具有本體的性格,而李翱之“復性"理論本身就是深受佛教佛性理論影響的產物;此外,對李翱思維模式產生影響的則是隋唐佛教的心性本體理論。由於隋唐佛教把佛性人性化、心性化,使得佛教的佛性與儒家的人性、心性已非絕然懸隔,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加之濂溪對佛教有相對的接觸,他在《太極圖說》中用以注入人之靈魂,成為人之本性的“無極之真"一詞,就是直接來源於唐僧杜順的《華嚴經﹒法界觀》。這一切都說明,周敦頤把“誠"本體化,確實直接、間接地受到佛教人性、心性本體論的影響。
“立誠"的思想在周敦頤學說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薛文清說:“《通書》一誠字括盡。"(《宋元學案﹒濂溪學案上》)黃宗羲說:“周子之學,以誠為本。"(《宋元學案﹒濂溪學案下》)後儒所以這樣重視“誠"在周子之學中的地位,蓋在於“誠"為偏重於心性義理的宋明理學找到了既是人性、天道,又是本體的根據。這一點,明末的劉宗周看得真切,說得更明白。他說:《通書》一編,將《中庸》道理,又翻新譜,真是勺水不漏。第一篇言誠,言聖人分上事,句句言天之道,卻句句指聖人身上家當。“繼善成性",即是“元亨利貞",本非天人之別。(《宋元學案﹒濂溪學案上》)
此最後一句句可以說是點睛之筆。“誠"之理論貢獻,在其“一天人"也!所謂“一天人",亦即“天人本無二",而這正是本體論思維模式的最大特點所在,也是佛教的思維模式與傳統儒家“天人合一"思維模式的區別所在。說佛教對傳統儒學之最大影響在其本體論的思維模式,這是其中一個重要表現。
三、周敦頤的“無欲故靜"與禪宗的“離相"、“無念"
周敦頤的人性理論,除了以上所說的認為人的本性來源於天道,主張“以誠為本"外,他還把人性具體地分為五品。在《通書》中,他說:性者,剛、柔、善、惡、中而已矣。此謂人性可分為剛、柔、善、惡、中五品。但他認為這五者並不是平等並列的,而是剛柔與善惡相配,成為“剛善"、“剛惡"、“柔善"、“柔惡",再加上“中"而形成五品。
周敦頤認為,剛與善相結合為"剛善",“剛善"之性"為義,為直,為斷,為嚴毅,為乾固",這可說是一種美德;剛與惡相結合則為“剛惡",“剛惡"之性“為猛,為隘,為強梁",這就成為惡德了。“柔亦如之":柔與善相結合為“柔善",“柔善"之性“為慈,為順,為巽",這也是一種美德;柔與惡相結合為“柔惡",“柔惡"之性“為懦弱,為無斷,為邪佞",這又是一種惡德。這四種性中,“剛善"與“柔善"雖都可算是一種美德,但還不是最高、最完善的德性,最高最完善的德性是“中"。周敦頤說:“惟中也者,和也,中節也,天下之達道也,聖人之事也",“聖人之道,仁義中正而已矣" 《通書》。
周敦頤這一“中和"說,既是來源於《中庸》之“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又為宋儒留下了許多話題。道學家們曾喋喋不休於“未發之中"、“已發之中",其源蓋出於周子此一中和性論。明清之際的黃宗羲在《宋元學案》中曾對此有一總結性案語,曰:濂溪以中言性,而本之剛柔善惡。剛柔二字,即是喜怒哀樂之別名。剛而善,則怒中有喜,惡則只是偏於剛,一味肅殺之氣矣;柔而善,則喜中有怒,惡則只是偏於柔,一味優柔之氣矣。中便是善,言於剛柔之間認個中,非是於善惡之間認個中,又非是於剛柔之外認個中。此中字,分明是喜怒哀樂未發之謂中,故即承之曰中也者和也,中節也,天下之達道也,聖人之事也。《圖說》言仁義中正,仁義即剛柔之別解。《宋元學案.濂溪學案上》
黃宗羲把剛柔善惡、仁義中正、喜怒哀樂都串了起來,這雖有受宋儒“中和"說影響的成分在,但也一定程度地揭示了周子學說中各種思想的內部聯繫,以及周子學說與歷史上有關倫理思想的關係。
現在有一個問題,即周敦頤一面言人性原於天道,得二五之秀氣,是純粹至善的,一面又說有"剛善"、“剛惡"、“柔善"、“剛惡"、“中"五品,這豈不前後矛盾。對此,周敦頤自己是這樣回答的:在《太極圖說》中,周敦頤明確指出“善惡分、萬事出" 乃是形生神發、五性感動的結果。也就是說,作為得之於天道、吸取了“無極之精"的人的先天本性,它是至純至善的。但是,當人一旦有了具體形體,有了感觸之後,性便會發生偏差,過或不及這時就有了善惡。在這裡純粹至善與有善惡之分的區別是先天與後天、抽象與具體。如果說,先天之本性是純粹至善的,那麼,善惡之分乃是後天的事。又如果純粹至善原是一種抽象的本性,那麼,善惡之分乃是一種具體的人性。這一先天後天、抽象具體相互統一的人性理論,周敦頤雖說得不太明確,但基本思想巳經有了,後來張載的“天地之性"、“氣質之性"說才把它進一步理論化、系統化。
在《通書》中,周敦頤又用“誠"與“幾"兩個範疇來說明性本善與性五品的關係:誠,無為;幾,善惡。
對於周敦頤的這句話,後來諸儒有許多詮釋和爭論,或曰:“誠無為,如惡惡臭,如好好色,直是出乎天而繫乎人" (《宋元學案.濂溪學案上》;或曰:“誠無為",“屬天理",則善而已;而“幾"者,動之微也。人體形成之後動而有為,則有善有惡;“天理固當發現,而人欲亦已萌乎其間"。這幾種解釋雖有其“言之成理"處,但是,“誠"既是全善的,從中萌發出來的“幾"又為什麼有善有惡、有天理有人欲呢?對於這一點,胡五峰進一步用“同體異用"解釋之。朱熹的門生趙致道則說:善惡雖相對,當分賓主;天理人欲雖分派,必省宗孽。這是說,善是主,惡是賓,天理是宗,人欲是孽,明朝的羅整庵則用本末來說明,曰“周子之言性,有自其本而言者,誠源立純粹至善是也;有據其末而言者,剛善剛惡亦如之中焉止矣是也。讀者或有所未察,逐疑周子專以剛柔善惡言性,其亦疏矣"《宋元學案.濂溪學案下》。凡此諸說,或從體用,或從主賓,或從本末上立論,但都認為周子是以純粹至善為主、為體、為本,而善惡之分,剛柔善惡,則是賓、是用、是末。應該說,這是符合周子人性論的實際情況。
既然周敦頤認為人只要有了具體的形質之後,性就會發生偏差,會出現諸如“剛惡"、“柔惡",等惡的品性,那麼,人們怎麼做才能棄除這些惡的品性而“至於中"呢?對此周敦頤提出的一個最根本的原則,就是“主靜"
首先,何謂“主靜"?《宋元學案》引了一設前儒有關“主靜"的問答,對我們理解這個問題頗有助益,現摘錄於下:或曰:周子既以太極之動靜生陰陽,而至於聖人立極處,偏著一靜字,何也?曰:陰陽動靜,無處無之,如理氣分看,則理屬靜,氣屬動,不待言矣。故曰:循理為靜,非動靜對待之靜。《宋元學案.濂溪學案下》。黃宗羲在這段話後案曰:循理為靜,非動靜對待之靜,一語點破,曠若發朦矣。(同上)
這話一點不假,濂溪所說之“靜",實是指人們應當遵循無極中正之理,不為形體物欲所動,而不是指一動一靜之“靜",只有把握這一點,才能準確理解周敦頤所說之“靜"的真實含義。實際上,如果說無極是有理而無形,而人們之形體物欲乃陰陽交感的結果,那麼,說理屬靜,而氣屬動,似也言之有據,順理成章。在這裡,我們看到了理學家的長期爭論不休的“天理"、“人欲"說的雛形,所謂“主靜"者,乃是強調人們必須循天理、滅人欲,不過,周敦頤還沒有明確地這麼說罷了。
在《宋元學案》中,黃宗羲對“主靜"說還作了許多頗為精闢的說明。他說:學者須要識得靜字,分曉不是不動是靜,不妄動,方是靜。《宋元學案.濂溪學案下》。慎動,即主靜也。主靜則動而無動,斯為動而正矣,離一步便是邪。(同上)聖學之要,只有慎獨,•••動而無妄,曰靜。慎之至也。是之謂主靜立極。(同上)
黃宗羲用“慎動"一一“不妄動"一一“動而正"來解釋“靜"與前儒所說的“循理為靜"的意思是相吻合的。也就是人們不可“妄動",而應“慎動",不動則已,動則必須循理而正。這種說法很容易使人們想起禪宗的“離相"、“無念"說。禪宗“明心見性"的修養方法,最後把落點放在“離相"、“無念"上,認為只要“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見性成佛道"《壇經》。並且主張“我此法門,從上以來,頓漸皆立無念為宗"(同上)。而禪宗所說的“無念",亦不是無一切念,而是指無“妄念"、“無邪念"。所以慧能說:“但無妄念,性自清淨。"《壇經》。《大珠禪師語錄》更載有一段關於“無念"的問答:問:此頓悟門,以何為宗?以何為旨?答:無念為宗,妄心不起為旨。問:既言無念為宗,未審無念者,無何念?答:無念者無邪念。問:云何為邪念?云何為正念?答:念有念無,即名邪念。不念有無,即名正念。(《大珠禪師語錄》卷上)
也就是說,所謂“無念",只是無邪念,非無正念。所謂“邪念",不僅念有著相為邪念,念無著空也是邪念,只有既不著有,也不著無,既不著相,也不著空,才合乎“中道"之理方為正念。周敦頤的以“循理"為靜,以“不妄動"、“動而正"為靜,以中正為至善,以中節為達道的人性學說和修養理論,就思維方法說,與禪宗以“離相"、“無念"為明心見性是遙相契合的。
其次,我們再來進一步看看周敦頤對“主靜"說的具體闡釋。在《太極圖說》中,周敦頤對“靜"有一個十分精闢的注解,曰:“無欲故靜"。就是說,如果人們能夠達到無欲的地步,也就是達到了“靜"的境界了。
周敦頤認為,人生在世最緊要的莫過於學做聖人;聖希天,賢希聖,士希賢。" (《通書》)而聖人可學乎?周敦頤自問自答曰:聖可學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請問焉?曰:一為要。一者無欲也,無欲則靜虛動直。靜虛明,明則通。動直則公,公則溥,明通公溥,庶矣乎。《通書》
這是說,沒有欲望,心則虛靜,虛靜則明白無疑,通曉透徹;能虛靜,念頭萌動處,則正直公道而無私。這就“靜虛動直"、“明通公溥"。他認為,這種精神境界中的人,從思想到行為自然都是善,貧賤富貴不能動其心,“常泰無不足,而銖視軒冕,塵視金玉"《通書》
。人能達到這種境界,也就離聖人不遠了。
周敦頤還對孟子的寡欲說作了進一步的發揮,他在合州講學時,為當地學士張宗範作《養心亭說》,其中說: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予謂養心不止於寡欲而存耳。蓋寡欲以至於無,無則誠立明通。誠立,賢也;明通,聖也。是賢聖非性生,必養心而至之。養心之善,有大焉如此,存乎其人而已。(《周子全書》卷十八)
周敦頤對孟子的寡欲說不太滿意,認為應該寡欲以至於無,才能誠立明通,成賢成聖。這比孟子走得更遠。實際上, 周敦頤的無欲說,與其說來自儒家,毋寧說得自佛教。佛教把貪、瞋、痴三毒視為萬惡之源,其中欲就是貪的一種,認為世人正是由於各種貪欲妄想、煩惱惑障,才使自己墮入生死輪迴之中,備受各種痛苦,只有徹底去欲離染,斷絕一切煩惱惑障,才能見佛性、得解脫。如果說這種“寡欲"、“節欲"、“無欲"說並非佛教所專有,而是儒、佛、道三家所共同提倡,那麼,周敦頤的“靜虛動直"說就帶有更為濃厚的道教和禪家色彩。禪宗佛性理論的一個基本觀點,就是認為人之自性,本自清淨,只是由於各種妄念浮雲、煩惱惑障的蓋覆,才不能見自本性,如果能離欲去染,但無妄念,自性即明朗,可了了成佛。道教也主張清淨無為,絕欲去智。周敦頤的“無欲故靜" 無疑受到佛道二教修養理論的深刻影響。可以說,他的整個修養理論是揉合儒、佛、道三家修養理論的產物。
周敦頤的倫理哲學所以深受佛教佛性論和修養論的影響,除了有其時代的背景,即唐宋時期儒、道、佛三教交融匯合之趨勢外,還有其個人際遇如學術師承的原因。考周敦頤其人,一生與佛教關係頗為密切。據史料記載,他曾參謁禪師,游心禪學。黃宗炎在《太極圖辨》中曾說:“穆修以無極圖授敦頤,周又得先天圖之偈於壽涯。中峰禪師門下的胡長孺居士所作的《大同論》中也說:“周子之傳,出自北固山鶴林寺壽涯禪師。"朱熹的弟子作濂溪年譜時,也認為周受教於壽涯。從周敦頤的《太極圖說》看,這些說法是合乎實際的,因為《太極圖說》中的宇宙萬物乃至人類形成的理論,與壽涯禪師的《原人論》極其相近。周敦頤還曾拜謁盧山歸宗寺的佛印了元禪師,師事東林寺的常聰禪師。常聰門人所著《紀聞》稱:“周子與張子得常聰《性理論》及《太極﹒無極》之傳於東林寺。"周敦頤本人也常自稱“禪客",其所作詩文,常提到與佛有關的事,例如題大顛壁云:“退之自謂如夫子,原道(韓愈)深排佛老非,不識大顛何似者,數書珍重寄寒衣。"至於他所倡之心性之學,周敦頤本人曾經嘆道:吾此妙心,實啟迪於黃龍,發明於佛印,然易理廓遠,自非東林(常聰)開遮拂拭,無由表裡洞然。這一切都說明,周子之學,得益於佛學者甚多。
標籤:
瀏覽次數:
154
人氣指數:
154
累積鼓勵:
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佛學與儒學13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佛學與儒學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