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英語:Lincoln)是2012年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美國傳記片。丹尼爾·戴-路易斯主演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影片改編自普利茲獎得主、歷史學家 Doris Kearns Goodwin 於2005年發表的傳記《無敵:林肯不以任何人為敵人,創造了連政敵都同心效力的團隊》。
挾著12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聲勢,今早帶兒子去朝聖「林肯」,人-出奇意外的少-不到30個吧,難道是天母人覺得美國總統不甘我們的事??
背景-1865年南北戰爭最後期,林肯想在戰爭結束前,通過憲法13條修正案-解放黑奴,參議院部分已經過關,另需要眾議院超過2/3議員 say yes.
棘手的是如何讓對手民主黨靠攏?賄絡、鬻官、恐嚇或動之以情….。這場戲最精采的地方應該不是白宮內閣的議政,而是眾議院,共和、民主兩黨的爭鋒相對、人身攻擊、叫囂..,讓台灣的立法院絲毫不用慚愧;表決當天「一一唱名表決」-當事人好大壓力,但也是對歷史負責,事隔150年,這些議員後代仍可知道當年祖先政治意向;主席最後要求表決,投下贊成票,因為是「創造歷史」 -這個很有意思。
林肯的家庭,因為二子威利死於傷寒,給夫妻帶來莫大陰影,夫妻關係也陷入低潮。念哈佛的長子,無法承受「爸爸開戰,自己卻沒有入伍」的冷嘲熱諷,一心從軍,讓父母傷透腦筋;總統夫人瑪麗,喜歡政治、上流社會、奢華,以強悍著稱,電影通通含蓄帶到(好厲害);林肯本人,因為南北戰爭的壓力與操勞,極速老化與憂鬱,更別提思念兒子的揪心。這樣的「問題家庭」,卻是帶領南北戰爭、解放黑奴的基地!林肯的大公無私、鞠躬盡瘁當然無需多述;他當律師的辯才無礙與機智,還有幽默,在片中到處有著墨。
南北戰爭,比我想的血腥! 後期北軍改「焦土政策」,片中林肯戰後視察南方慘遭蹂躪的戰場,憂心忡忡,戰爭固然取得勝利,戰後重建更是千頭萬緒,可惜遭到暗殺,沒有機會帶領美國繼續重建。因「解放宣言」南方投靠的黑人成立營隊,這段歷史是知道的,但看到拍成了影片,仍為黑人弟兄的「強大」、「意志堅決」感到震懾。
片子裡反映1860年代的場景:馬車、搖曳蠟燭、摩斯電報…,國會與眾議院之間要緊急聯絡,「靠人飛奔請示總統」…,這些我都很認真的提醒兒子注意。有趣的是,今天看這一部電影,腦子不斷浮出大學美國史彭小甫教授的上課風采-明明離開大學已超過20年。
這部電影僅僅著墨1865年南北戰爭最終一小段與憲法第13號修正案 ,我想,的確很難引起台灣廣大民眾共鳴-即使它能得一堆奧斯卡金像獎獎座。
●火車決定戰果/南軍破壞火車
二子威利12歲死於傷寒
瑪麗說法文、喜歡政治、脾氣壞、 亂花錢
林肯:憂鬱症、速老
○1847年-1849年林肯任聯邦眾議員一屆。對於蓄奴問題,當時美國存在兩種制度——以棉花、煙草種植業為經濟支柱的南方各州可以合法蓄奴,而北方各州則禁止。那麼,對於欲加入聯邦的新領土,奴隸制度的法律地位如何,亦存在兩種觀點。1854年聯邦參議院中的重量級議員、伊利諾州民主黨人史蒂芬·道格拉斯推出《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即:民主制度下的人民有權對奴隸制度的合法性進行自決。但是林肯的主張是,新的領土必須是自由之邦。為此,他發表了著名的《分裂的房子》(House Divided Speech)演說:
「分裂的房子必不能持久,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政府絕不能持久。我不希望聯盟解體,正如我不希望房子垮掉,所以我的確希望不再分裂。國家將採取一個制度,非此即彼。」
●這場戰爭的起因為美國南部十一州以亞伯拉罕·林肯於1861年就任總統為由而陸續退出聯邦,另成立以傑斐遜·戴維斯為「總統」的政府,並驅逐駐紮南方的聯邦軍,而林肯下令攻打「叛亂」州。此戰不但改變當時美國的政經情勢,導致奴隸制度在美國南方最終被廢除,也對日後美國的民間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此次戰爭造成約750,000名士兵死亡,平民傷亡人數不詳。歷史學家約翰·赫德爾斯頓估計所有20-45歲北方男性的10%,所有18-40歲南方白人男性的30%在戰爭中死亡。
※後世影響:
南北戰爭成為了十九世紀首次現代化型態的戰爭,而鐵甲艦、左輪手槍、機關槍也在南北戰爭中大放異彩。同時南北戰爭為世界上首次戰地新聞報導,帶動了報業發達,而戰爭中也首次使用摩斯密碼與電報通訊。另外南北戰爭也使用火車運輸士兵與火砲開赴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