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40,444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1944158
小魚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無我如來之藏的三段辯證 (6)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無我如來之藏的三段辯證 (8)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無我如來之藏的三段辯證 (7)
作者:
小魚
日期: 2013.03.21 天氣:
心情:
三.合題──真我如來藏
基於前文,吾人可歸得一暫時性的結論:根據《入楞伽經》,如來藏係如來因機設教的方便說,而追根究底,如來藏乃意在「無我」,抑且不違「空性」。果如此,則《入楞伽經》之如來藏說,理當與無我空性充分融通,而《入楞伽經》的根本立場,亦當大同於大乘空宗。唯,稍加檢視,即可知事實不然,因為「無我」之外,《入楞伽經》又標舉「真我」。易言之,如來藏之「無我」,或恐不同於「緣起無我」之「無我」;又容或有異於「無自性空」的「空性」。
(一)如來藏實為真我
「無我」一詞,隨著不同宗派而被賦予不同的涵義。各宗各派對「無我」的詮釋角度縱然没有重大的矛盾,但彼此的側重點卻容有差異。為了深入「無我如來藏」這一反題的深層辯證,有必要簡單回顧「無我」一義的發展過程。首先,就原始佛教而言,「無我」的提出,乃為了駁斥外道的神我論──「我」乃獨立自存而真實不虛。根據原始佛教,在眾生的五蘊身心之內、或者之外,悉皆不存在著具有如是特質之「我」。《阿含經》當中針對聲聞眾的「無我」聖教,即用以破斥外道的「我」論。在此意義之下,原始佛教的「無我」,乃側重於「無神我」。《阿含經》一再解釋與強調:眾生的身心不過是五蘊暫聚的假合體。生死的輪迴與延續,純然是依因待緣而起。無論是被假想為清淨、光明、至樂的「神我」,或者是被假設為永恆、常住、不變的「人/pudgala」,都不可能以任何形式存在於五蘊之中或五蘊之外。因此,原始聖教《阿含經》所說之「無我」,乃特別側重於「人無我/pudgala-nairatmya」──眾生由五蘊假合而成,而一一蘊,皆依循著緣起(pratitya-samutpada)法則而無盡地遷流變化,就中,没有任何常恆不變的實體足以構成「神我」或「人」等等外道所執的超越存在。「無我」之教的涵蓋面,隨著大乘始興而有所開拓。相較於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之強調「無神我」或「人無我」,初期大乘時期,亦即自《般若經》之集結以迄龍樹所代表的中觀學派之此一階段,一方面繼承了「人無我」的基本教義,另一方面更強調諸法之無自性(nihsvabhava),是謂「法無我/dharma-nairatmya」。○42就中觀學派而言,「無我」即是「無自性」的同義語,而「無自性」,乃指一切存在──包括有為法和無為法──皆依待因緣而生起,其中没有任何常住不變、獨立自存的「自性」。易言之,「無我」即是「空性」。比較而言,原始佛教與中觀學派所闡釋之「無我」,表面上看來似乎一致,但其中仍存在著立足點及側重點的微妙差異。中觀學派的奠立者龍樹,縱然忠於原始佛教的「無我」之教,實際上已大幅開拓了「無我」原初的理論格局。在提及「無我」之際,原始佛教聚焦於有情眾生的身心,並且藉著辨析的方式指出:「神我」不可能存在於構成眾生的五蘊身中或五蘊身外。○43因此,原始佛教的「無我」,主要是對神我的否定,意謂「無神我」。另一方面,中觀學派則延申了「無我」的視野,大力強調眾生之外,一切客體存在亦悉皆無我。正如眾生無有恆常獨立的「神我」,一切存在物,也同樣沒有恆常不變的「自性」。因此,中觀學派的「無我」,主要是諸法之「無自性」。縱然原始佛教所駁斥的「我/atman」和中觀學派所駁斥的「自性/svabhava」,在其永恆、獨立的定義上十分近似,但兩者應用的層面則殊為不同。「我」多用以指涉有情眾生,而「自性」則含括更廣的範疇,亦即一切存有。因之,「我」這一術語含藏著「自由意志」的意味,厥為「自性」一詞之所無。龍樹所宣說的「無我」,之所以自「人無我」擴延至「法無我」,其本意在於修正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的「我無法有」之論。○44因此,自大乘「無我」之理論架構觀之,原始佛教的「無我」,可以被視作「人無我/pudgala-nairatmya」;而中觀學派所持之「無自性」,則可以被視作同時認肯「人無我」和「法無我/dharma-nairatmya」,只是兩種無我之中,「法無我」──作為針對說一切有部所提出的修正──受到主要的關注。至於瑜伽行派的「無我」教義,則建立在「唯識/vijbapti-matra」的基礎之上。彼謂:一切生命體和無生物,都只是心識之所化現。唯心(citta-matra)才是一切事物最底層的真實存在。由心識化現而出的事物固然並不實存,但化現事物的心識本身卻真實不虛。世親在《唯識二十論》中明確指出:「法無我」義,須於「妄計我(遍計所執我)/kalpitatman」的範疇之中理解,而不可就諸佛「不可說我/anabhilapyatman」的角度切入,從而撥無實存之法。論云:然達愚夫遍計所執自性差別諸法無我,如是乃名入「法無我」;非諸佛境離言法性亦都無故,名「法無我」。○45比對梵本,「遍計所執自性」,梵文作「妄計我/kalpitatman」;「離言法性」云者,梵本作「不可說我/anabhilapyatman」。據此,「我」分作二類:被構想或化現而出的「我」是「妄計我」;而離於「妄計我」的真心則為「不可說我」。前者作為被妄想而出的不實之我,固然須予以否定;後者作為完美而真實之我,其實存性卻務須予以認可。如果這作為真我的清淨真心被否定,那麼所賴以支持一切存有的本體亦將就此崩解,而森然羅列的一切現象也會隨而消失。是以,瑜伽行派或唯心論者一方面否定「妄計我」以指出去妄顯真的修行之道;另一方面則建立真實的「不可說我」以免於落入虛無主義的危機。「不可說我」的提出,標誌著有別於原始佛教及中觀學派的重要發展。「不可說我」是諸佛所證的境界,同時也是「圓成實性」與究竟清淨「阿摩羅識/Amala-vijbana」的同義語。藉著標舉「不可說我」恆存與不可或缺的屬性,唯識學者似已跨越了原始佛教所建立的「無我」極則,並迥異於中觀學派之以清淨無為法亦緣起無自性的學說立場。總之,在瑜伽行派的理論系統之中,「無我」論必須在「妄計我」而非「不可說我」的範疇之中被理解。「妄計我」是被想像或構思而出的不實存物,一個典型的例子便是被原始佛教所駁斥的「神我」。再者,被中觀學派所否定的「自性」也同屬妄計我,因為「自性」僅是一種假設而並不實存。「妄計我/kalpitatman」、「自性/svabhava」與「神我/atman」這三個術語,同樣具有「如幻/mayopama」的本質──無論外表看來或想像之中是何其永恆或獨立,終究是不實而如幻的妄執。這三個術語雖然產生於不同的背景而具有不同的側重點,基本上卻意味著相同的特質,亦即(被假想而出的)獨立和恆存,這,也正是主張「無我」的佛教所破斥的觀念。「妄計我」、「自性」與「神我」縱然悉皆不實如幻,但三者的義界並不盡相同。原始佛教意在駁斥外道的我論,故著重於否定「神我」而側重「人無我」。中觀學派駁斥說一切有部的「我無法有」之說,強調諸法無我而側重於「法無我」。瑜伽唯識學派建立了「二無我」的理論體系,作為一種集大成式的思考而同時綜合了「人無我」和「法無我」。根據唯識學者的說法,小乘的聲聞、緣覺行者僅僅斷除了煩惱障,證得「人無我」,而唯獨諸佛始能一併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從而證得人法二無我。「無我」教義在其發展過程中,隨其評破對象之不同,其主張之側重點亦隨之而異,簡單地表列如次:
原始佛教 中觀學派 瑜伽行派
評破之對象
/教理 婆羅門教
/神我 說一切有部/
法體(自性)恆存
主張之側重點 人無我 法無我(無自性) 人法二無我
由上表又可進一步推知:「無我」一詞,狹義上意指「人無我」,正如原始佛教所示。然而廣義言之,則可同時指涉「人無我」及「法無我」。就中,「人無我」是佛教普遍的共識;「法無我」或「人法二無我」則為大乘之所側重。此外,中觀學派基本上謹遵原始佛教之無我論,從人無我的立場延展到法無我的深化,主張一切法之空無自性;而瑜伽行派縱於名義上提出「人法二無我」之主張,然究其實,其「法無我」云者,並不同於中觀學派之一切法空,而在「假必依實」的思想脈絡中別立真實不虛的「不可說我」。就此而言,瑜伽行派的「無我論」較之原始佛教與中觀學派,已產生了根本的歧異。在追溯「無我」之教的義理發展之後,再回到《入楞伽經》「無我如來藏」這一反題,必須深思的是:其一,《入楞伽經》的「無我」,其所否定之「我」,是「神我」?「自性」?或兼賅兩者?其二,《入楞伽經》的「無我」,是如原始佛教與中觀學派所倡之究竟無我,或如瑜伽行派所持之有所保留──不空除「不可說我」──之無我?為了辯析此問,現在,且回到《入楞伽經》文,世尊在總結:「為離外道見故,當依無我如來之藏」這一反題之後,繼而道出以下的偈頌:
1.pudgalah sajtatih skandhah pratyaya anavastatha,pradhanam iwvarah karta cittamatraj vikalpyate.(梵本:人、(心)相續、蘊、因緣、微塵、勝性、自在(主宰)、作者,乃被唯心地妄想而出者。)○46
2.人、相續、陰,緣與微塵,勝、自在、作,心量妄想。(宋本)○47
3.人、我及於陰,眾緣與微塵,自性、自在、作,唯心妄分別。(魏本)○48
4.士夫、相續、蘊,眾緣及微塵,勝、自在、作者,此但心分別。(唐本)○49
5./ gang zag rgyun dang phung po dang // de bzhin rkyen dang rdul dag dang // gtso bo dbang po byed pa dag // sems tsam pa la rnam par brtags /(藏本:人、相續、蘊;同樣地,因、微塵、勝性、自在、作者,皆唯心之造作。)○50根據經文,人(pudgala,或云「數取趣」、「補特伽羅」)、勝性(pradhåna,數論派執為物質界的根本原質)、自在天、創造神……等等外道執以為實者,皆由一心造作而出,因此唯心(citta)是實,餘皆非實。月稱(560~640),在其《入中論/Madhyamakavatara /Dbu-ma-la hjug-pa》中解釋上述這段偈頌曰:外道說補特伽羅等,佛見彼等非作者,說作世者唯是心。○51
標籤:
瀏覽次數:
91
人氣指數:
291
累積鼓勵:
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無我如來之藏的三段辯證 (6)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無我如來之藏的三段辯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