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愛能延續壽命,就得正視自己如何愛人這件事。對迫切需要他人肯定才能感受被愛的人,往往透露出自己已無愛可給的窘境。接受旁人的愛,我們常會覺得理所當然,其中牽涉到不只是對方有責任與義務這麼做之外,而自己卻像等著吃霸王餐的無賴,無理要求人來服侍自己,這愛或多或少會積怨成恨,導致關係破裂。愛在接受與付出的中間,大部份人只看見回收,至於付出,就較難以客觀的角度評估,以為自己是唯一的受益人。起碼,身為受益人,也有相當的條件與之配合,方能生效,也是許多人輕忽的主因。
愛本身很抽象,但可化為實際行動來幫助關係的建立與鞏固。因為有明確的目標,所以起身而行時,就能化阻力為動力,再大的困難都不是問題了。相較之下,我們總以為超過自己能力負荷的愛,就能叫對方折服,其實不但傷神,也打破了兩人相處時慣有的平衡──耗損心力去愛一個人,那已不是愛, 而是某種強迫的手段,明顯是要對方更愛自己,一點都沒察覺自己已經不是在愛,而是保護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沒有安全感,是原因之一。還有就是自己在愛中失去獨立自主的能力,只好依賴對方,否則就感到不適。
「量入為出」不但用於金錢管理,也在處理情感糾紛時,一個極為有用且簡單的法則;一昧要求他人來填補自己心中長年來的空虛,實在不怎麼公平,而且刻意將對方塑造成完美的形象,無形中又模糊了焦點,問題不減反增。
將別人對自己的好,適時地保存起來,作為回應時的參考。知道對方要的是什麼?很重要!但這需要的內容,應以對方能感受到愛為前提:一個是甘心樂意,一個是找對方法。用自己以為的方式去愛,對方可能無法理解──溝通就是愛的基礎了。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你說會是好的溝通嗎?
你知道嗎?對方就是檢驗愛的最佳利器。所以,「天底下沒有不要愛的人,只有不懂愛的人」愛需要細心照料,千萬馬虎不得!短時間也許你看不出正確愛人的好處在哪兒?可是長期下來,結果就會愈發顯著。為了讓兩人關係能長日久安,就得尋求其他管道來增加自己愛人的能力。
一、先從自己的家人做起。他們和自己相處的時間最久,調整過去疏離的關係,有助於瞭解身邊親密愛人的想法。試想:一個和家人都不甚親密的人,要如何去愛家人以外的人,實在很難令人相信。如果這中間有困難,就需要去原諒以及求寬恕了。
二、增加與親人的互動。常以為有愛情的人,在親情裡未必自由,可能是一個誤會,造成傷害。要是情場失意,不正是給了自己回頭的機會嗎?「家庭」是所有人練習表達情感的搖籃,若想從中得著愛的啟發,就得從源頭做起──無論家裡成員有多少?就去找你最輕忽的那個人吧。從那人身上,你會得到愛的熱情,即便你不曾說過愛他的話。「化解與親人關係的緊張與冷漠」是跨出的第一步。同時,他們比任何人都來得更值得你這麼做!
三、成為有創意的人。怎說?愛的方法千百種;但動機得站在對方的立場切入,才能湊效的。拿掉主觀還有私心──愛情本身無論是婚前或婚後,唯一能讓關係更緊密相連的,不是責任,而是打從心裡的支持與鼓勵,還有包容。因人無完美啊。
四、取得對方的信任。關係要建全,須在敞開心門的狀態下進行。如果自己不小心破壞了這樣的原則,以致於對方關上了與你之間的交流,就去道個歉吧。 若是不想讓關係再橫生變數,會比責怪對方的過錯來得更有用。常有人認為: 為什麼是我錯,而不是對方錯呢?
「關係」最忌諱的不是你看見對方有多不好,而是在對方的缺點上,火上加油,那只會激怒對方。對錯如果真的那麼重要,那為何我不先看看自己錯在哪裡?
愛有時候,是必須有個人適時地挪出一個位置,容許對方犯錯。這錯不應是我們愛人的標準,不然,我們豈有資格再去愛人?愛人的心,比愛人的行為更寶貴,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