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765863
 劉阿漢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一生必去的台灣前十大自然景點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全力以赴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研究~到底是貓熊?還是熊貓?
作者: 劉阿漢 日期: 2014.12.04  天氣:  心情:

小隻的那種(圖片)
叫熊貓:台灣
叫貓熊:中國大陸、港澳、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食肉目 Carnivora
科:小熊貓科 Ailuridae
屬:小熊貓屬 Ailurus
種:小熊貓 A. fulgens

大隻的那種
叫貓熊:台灣
叫熊貓:中國大陸、港澳、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兩種都叫的:日本、南北朝鮮、越南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食肉目 Carnivora
科:貓熊科 Ailuridae
屬:大貓熊屬 Ailuropoda
種:大貓熊 A. melanoleuca

按照生物的分類這樣看起來,大隻的應該是分類成貓熊才對,但可能是因為口音的原因,「熊貓」念起來比「貓熊」順口。
所以熊貓到底是熊還是貓?都不是,他是貓熊,不是熊也不是貓,也不是熊貓。

1870年熊貓第1次被送到法國去(當時住民稱為白熊,竹熊,花熊,發現者David 稱為黑白熊),不過途中就死了,所以做成標本,由當時的法國巴黎國家博物館的館長將其命名為大貓熊,同時間命名的生物有我們知道的小熊貓。
1939年北碚博物館(有一說是大陸重慶動物園)有辦過1次的動物標本展覽,在介紹這隻動物的時候,採取了當時正在流行的國際標準由左到右寫法,分別註明了拉丁文跟中文兩種,而當初在中文的寫法,寫出來的是「貓熊」,而在當時中國人的寫字順序還是習慣由右到左,所以ㄧ般民眾就誤念為熊貓了,習以為常的演變至今。

傳說中清朝在1860年英法聯軍在攻入圓明園之後,由於圓明園中設置非常的特別,融合了各地的奇景與珍奇異獸,那時有個傳教士在管理奇獸的地方看到大熊貓,大驚之下拉了管理奇獸的人問大熊貓的來歷,由於傳教士中文不好,奇獸區的生物也有不少隻,管理奇獸的人不清楚傳教士指的是哪隻?為了確認,問了句「那隻胖的阿?」於是傳教士就以為那是奇獸的名子,起筆寫下了「Panda」,這就是「Panda」的由來。

重點是Panda 又稱為Cat-bear 這段文字的來源,雖然說都是俗名,不過也是錯誤而來的名字。因為Cat-bear 其實指的是ㄧ開始的Panda,也就是小熊貓。
1821年英國的生物學家第1次發現小熊貓,一開始的原名是叫做Poonya,後來才被"英語口語化"變成了Panda。Car-bear 或是Bear-cat 這兩個形容小熊貓的時也開始出現,因為他又像貓的熊,也像熊的貓。
但在1869年就是前敘大熊貓被命名的時間,由於大熊貓比小熊貓廣被人知,於是Panda這個名字就被大熊貓也搶去用了,為了區分兩者的差別,大熊貓就被叫做giant panda ,而小熊貓則叫做lesser panda。而Cat-bear 還有Bear-cat 這兩個詞,也被順便的被大熊貓拿去用了。
因為Cat-bear --> 像貓的熊(很像大熊貓),Bear-cat --> 中翻直接變成熊貓。
從此Cat-bear 還有Bear-cat 這兩個詞,就分不清了,特別是學中文的人。

熊貓一詞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早前台灣都是最常用的稱呼;但是馬英9總統上台後,規定台灣官方正式稱呼是貓熊,稱要正名。因為貓熊是似貓的熊,熊是主名詞,貓是修飾詞,因此熊貓一詞符合古漢語的「大名冠小名」(蠶蟻、臉蛋、蝸牛、蝦米、韭黃...)構詞法。而貓熊一詞則符合目前漢語把修飾詞放前的習慣。幼齡的大貓熊應稱為「幼齡期大貓熊」、「大貓熊幼崽」或「大貓熊寶寶」,而非「小貓熊」,因為小熊貓為另一物種。

最早(1869年)讓西方認識到大貓熊的是法國天主教傳教士阿曼德·戴維德(Fr Jean Pierre Armand David),他拿到的只是1張貓熊皮,第1個在野外看到貓熊的西方人是J. H. Edgar。此後有大批西方人來中國射殺貓熊,捕捉活的貓熊也成為他們的強烈願望。1936年12月18日,露絲·哈克尼斯(Ruth Elizabeth Harkness)攜帶1隻活的貓熊幼崽抵達舊金山,這隻貓熊的名字叫「蘇琳」(Su Lin),它通過中國海關時的證明書寫的是「哈皮狗1隻」。此後露絲出版了它與蘇琳的故事《淑女與貓熊》(The Lady and the Panda)。在之前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西方對這個物種一無所知,這也使人們對貓熊積攢了巨大的好奇心。

1869年,法國天主教傳教士阿曼德·戴維德在四川寶興縣鄧池溝發現了貓熊後,給「熊貓」定名為「黑白熊」(Ursus melanoleucus)。後來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動物學家阿爾封斯·米勒·愛德華茲鑒定了阿曼德·戴維德送來的大貓熊標本後認為大貓熊的骨架和牙齒更接近於浣熊、小熊貓,而非熊科,因此他把「黑白熊」改名為「Ailuropoda melanoleuca」(意:小熊貓似的黑白動物),但他次年又提出「Ailuropus melanoleuca」的叫法。

熊貓(panda)這個名稱其實是小熊貓(lesser panda,也稱火狐firefox、紅熊貓red panda)先取得的,熊貓科的學名Ailuridae 便是取自於小熊貓的學名Ailurus fulgens。大熊貓(giant panda)的稱呼原是相對於小熊貓而命名的,但是大熊貓遠比小熊貓有名,所以單講「熊貓」時,漸漸變成專指大熊貓。「熊貓」之詞早在1915年間就有了。1915年編成、1935年出版的《中華大字典》「熊」之(三):「熊貓,獸名,似貓而善升木。」從所附熊貓圖看,指的是小熊貓。(見1978年重印本,第935頁。)但是1938年出版的《辭海》「熊貓」條稱:「獸名,產新疆;……距今60年前,為法國科學家比利大衛氏所發現」(見1980年重印本,第1849頁)。
標籤:
瀏覽次數:286    人氣指數:506    累積鼓勵:1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一生必去的台灣前十大自然景點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全力以赴
 
住戶回應
 
時間:2014-12-05 17:42
她, 60歲,台北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作者回覆說[2014-12-05 18:53]:

妳的留言已經觸犯刑法的公然侮辱罪嫌
甚至涉及毀謗罪與恐嚇罪,本人將依法提起告訴
有事的話,到法庭再說明吧!
順便讓法律求處個公道,別以為封鎖了我就告不到妳!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