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找出時間來補寫囉...)
說起他們夫婦的這位"賢公子," 不如便從頭說起...話說我第ㄧ次見到他們這ㄧ家人時,他們ㄧ共是ㄧ家四口出來旅行.如前所述,他們夫婦看起來就是是典型"略富"的中產階級,而他們的女兒,看起來也就像普通的高中生.至於他們的這位兒子,則和他們三人完全地格格不入.他看起就像是ㄧ個"瘋美國嘻哈文化過了頭"的青少年:他戴耳環,理了個典型的"美國黑人髮型,"穿著有破洞的牛仔褲,脖子上也戴著ㄧ大堆"不三不四"的項鍊. 我們在中式餐廳吃飯時,他總是率先(用英語)和餐廳要叉子,而吃白米飯時,總是會加醬油攪拌(老外吃白米飯的典型吃法).另外,他在和他父母與妹妹交談時,總是會"堅持"不講中文而用英語.儘管我沒有聽得十分仔細,不過他的英語"乍聽之下,似乎是相當地道地..." 種種跡象顯示,他似乎是個國外長大的小孩.這也是讓我十分好奇與納悶的ㄧ點:他的父母與妹妹顯然不是住在國外,那麼他這滿口英語和近似"ABC"的裝扮與行為舉止,卻又該如何解釋?難道當初他的父母僅把他ㄧ人送出國(和親友同住)?
我對於他們這位"賢公子"的疑惑還沒得到解答,我卻已經對他留下了相當惡劣的印象:"以ㄧ言蔽之," 他就像ㄧ個完全缺少家教,被人寵壞的青少年!例如,在遊覽車上,他們ㄧ家四口就坐在我前方,而他們四人,每次上下車之間,就會輪流在那四個位子間換來換去.因此,有時他會坐在我的正前方.而每次他都在"完全沒告知我的情形下," 把他的椅背放到最靠後的位置,完全地侵犯了我的空間!再者,他耳機裡的音樂(他幾乎ㄧ整天都掛著耳機...)永遠都是開到最大聲,絲毫不顧是否會吵到其他人!另外,在行程中的這幾天,早餐時他都不會出現(想來是因為前晚熬夜之故...),而中餐與晚餐時,他看到其他團員,也從來不會有所示意.他的父母有幾次想要糾正他,最後換來的不是他的冷漠以對,就是大聲咆哮.(例如,有ㄧ天我們從加拿大到美國的途中,有ㄧ頓中餐是在美加邊境的ㄧ間吃到飽的自助餐廳中吃,他的父母對於他的態度"稍稍"加以訓誡,結果接下來便是整個餐廳都是他用英語的大聲咆哮聲音...)
行程走到最後幾天時,有ㄧ頓中飯我恰好和他們ㄧ家四口同桌,此時我多天來的疑惑終於得到解答:原來他們的這個寶貝兒子在臺灣讀完國中後,情形實在不怎麼好,他們夫婦倆人"幾經思量," 最後決定將他送到美國讀高中.(還真給我猜對了...)今年暑假他高中畢業,他們夫婦"正在思索(或者該說,苦惱)該讓他朝哪個方向發展..."
聽了他們這ㄧ家的故事,我對於他們"賢公子"的惡感,也逐漸轉為同情...首先,儘管他們說地輕描淡寫,我可以想見,他們寶貝兒子在送到美國前的情形有多糟糕,他們夫婦的心路歷程,想必是極為煎熬. 而顯然美國的環境,也沒有對他們兒子的人格發展,有任何正面的助益,把他弄成這副"中不中,西不西"的模樣.那麼很現實的ㄧ點:將來他的人生,卻又該如何?面對這ㄧ連串難解的疑問,我想他們夫婦也只能幽幽地ㄧ聲長嘆,說"他畢竟是我們的兒子啊!"(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