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著一位離去的朋友~
在結束泰國之行歸來的夜裡~
翻看著很久很久以前與他的交集~
不經意看見了他曾經要我為他的書報館寫的文章~
懷著一份想念與追憶的心情~
貼上來與關心我的朋友們分享~
~~~~~~~~~~~~~~~~~~~~~~~~~~~~~~~~~~~~~~~~~~~~~~~~~~~~~~~~~
下班了!
餓著肚子來到每天光顧的麵攤覓食,老闆的兒子「皮蛋」正專注的看著電視。
像小大人的他,會在客人之間周旋,在你吃的津津有味時,
張著好奇的眼睛問你:「好吃嗎?」,讓剛塞下一口食物的你說不出話來..
今天,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平常時候,「皮蛋」是電視之外,唯一可讓麵攤熱鬧的發聲器,
不是手上抓著飛機「咻咻咻」的飛舞,就是由門口以時速30的速度狂奔,
瞄準電視機旁的那面木牆,「砰」的一聲,不偏不倚的巴在牆上做出蜘蛛人的招牌動作,
然後「很帥的」回過頭傻笑,引的饕客們邊吃邊瞥眼觀賞他的奮力演出。
有些熟客甚至還會跟「皮蛋」耍個幾招,比劃的結果,統一都是「皮蛋」領先,
除非那熟客不想吃飯了..
而今天的情況有些不同,因為出奇的安靜,
按理來講,電視那音量其實還真不小,不應該覺得安靜,但是跟平常一比,
相信此刻常來捧場的老客人們,都能同意今晚是最能「專心」吃飯的一餐。
怎麼著?居然沒有「皮蛋」跳豆似的忙碌身影?
等餐前花了一秒鐘搜尋一下,發現「哆拉A夢」是「皮蛋」今天乖巧的原因,
難得看他端坐在椅子上,不跑不跳不亂吵,嗯~我想老闆夫婦應該是很「偷笑」吧?
沒有「皮蛋」的賣力即興演出,大家嘴裡吃著食物,
眼睛盯著小叮噹(六年級的我還是習慣如此稱呼)。
這集的故事挺讓人玩味的!
學校放假囉!同學們都一起到空地玩風箏跟羽球。
可是,大雄玩風箏飛不起來,輸給技安跟阿福;打羽球又老是漏接,
讓宜靜在他臉上塗鴉,懊惱的回家找小叮噹,希望能到一個「沒有風箏和羽球的世界」。
小叮噹從口袋裡拿出一個電話亭,
對著話筒說:「讓羽球跟風箏在這世上消失!」
可是,沒了這兩樣消遣,大家的生活變得好無趣,於是大雄得意的拿出風箏跟羽球,
心想:「現在一定是我最厲害囉!」。
依照大雄示範之後的玩法,風箏得拖在地上,羽球是誰讓對方沒接到就算輸。
結果,大家的風箏都飛在天空裡,羽球大雄還是一直漏接,每個人都說大雄很厲害!
爭著要大雄教他,這是他要的神氣啊!可是大雄還是不開心...
我剛巧坐在「皮蛋」身旁,「皮蛋」的媽拿了一碗飯給他,
於是我們兩個人一人一張桌子,眼前一人一碗食物,一樣一邊吃、一邊笑,
只是,畢竟還是單純的孩子,他的笑,顯的純粹多了,不像我,邊吃、邊笑、還得邊想,
想著大雄看見局勢逆轉,而「情勢」卻依然不變的懊惱與挫折,那樣的心情體會,
對我而言竟是這般熟悉深刻...我想,在那樣被「用心」安排過的情況下,
雖然結果有部分按照自己的想望發展,但換做是誰,我想也開心不起來吧!
因為自己很清楚的知道事情的真相。
在外表看似光鮮,煞有自信的面貌下,其實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大雄」,
膽小、懶惰、沒有自信,卻又有著超越現實突發異想的細胞。
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遇見瓶頸時,他就會偶發性的浮出檯面,提供暫時遮風避雨的小空間。
就說我吧!我還真的想過:「如果這世界不"如何如何"就好了!」,
雖知道沒有實質上的改變,卻仍選擇以此來換取片刻的假性解脫,
但總在重新回過頭面對時,發現還是得按部就班的一樣樣解決。
所以,「大雄」的適度出現,對於壓力的調解是有幫助的,
至少那是在壓力當頭,一個能獨自抒解,稍緩壓迫的空間。
而現下時代的腳步每天都日新月異的變化,使的現在的人們生活與心靈的壓力倍增,
在這樣的環境下,相信大雄的出現,對每個人而言都還算感到幾分熟悉,
適度善用則好,就怕大雄出了頭不肯回去卡通世界裡,而我們就忘了該怎麼實際面對了!
其實,大雄也是一個住在我心裡很久的朋友..在一段不短的時間裡,
我自己曾逃避的想過,如果這世上的價值觀不是這麼實際的冷酷該有多好?
所以,我躲在自己那沒有現實冷酷、人情冷暖的世界裡,獨自依存著!
如果問我,「你守在自己的世界裡就真的無傷嗎?」,
我會對你笑著,卻對自己搖頭,然後靜靜聽著內心深處的嘶吼。
那怎麼會無傷?又或者該說,若不是先學著接受、處理,而後坦然,
擁有那種表象的釋懷,如何能無傷?
只要那真是個問題,在還沒著手解決,或者連面對的勇氣都沒有時,
它就不會消失,就算你逃得再高明,終究也逃不過自己清楚明白的心。
我躲在自己世界裡的多年之後,終於有了這樣明確的體悟。
覺悟,是怎麼樣都不算晚的,只要醒的過來,都能從當下重新開始。
我的醒來不是偶然,是因為有人引導我去看見我假裝沒感覺的事實,
去用心聽見內心規避許久的聲音,沒有那個人,
我現在還是會待在我自以為最安全無傷的世界裡,繼續麻痺與掙扎。
你的身邊也有一個這樣的人嗎?
我想,多數人不像我這般幸運。
那麼,你的心清楚自己了嗎?
我們常用著逃避的心態在面對著,卻又不知道自己在逃避什麼?
儘管那包覆著逃避的面對,看起來是多麼勇敢而無畏,還是會很清楚的知道,
自己只是逃避的漂亮些罷了!
被理性自我緊緊追在後頭的感覺,是一種無處可逃的無措。
換言之,人永遠都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只在於願不願意打從心底承擔與接受。
相信嗎?有了承擔的勇氣,你肩上該擔負的重量,在心裡會輕的多...
佛家有首傳誦許久的偈語: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如果心是一面明亮的鏡子,那麼我們能很清楚的看見自己真實的樣貌,
但,就像我們每天晨起要照鏡子打理儀容,越照越覺得體面,於是我們就越愛攬鏡自照,
若是相反,那鏡子就只剩下檢查儀容的功能而已。
「心鏡」也是如此,當你越看見自己的豐足美好,就越樂意看見自己,
當你從「心鏡」看見的都是自己的不堪,還有不想面對的種種,
若不是讓它蒙塵,就是只在需要整裡的時候「看見」。
問題就出在這兒!當越需要看清楚自己的時候,
卻逃避著不從根本著手,只顧著找些暫時替代的方式矇混自己,
希望能給自己得過且過的充分理由。若真能給矇混就好,至少心不會有感覺,
偏偏那若隱若現的不安,總是教人感到心裡真實的暗潮洶湧。
這是潛意識裡那個清醒的自我不肯輕易放過!
嘗試著看見自己真實的樣貌,的確是需要勇氣,
真想要讓自己「去蕪存菁」,看清楚自身的優缺是最大的前提,
唯有看分明了,於是什麼該留、什麼該修正,也才能了然於心。
如果不能昇華出那樣的勇氣與接受,就真的只能「半醉半清醒」的度過...
酒醉微醺的滋味嚐過嗎?不就是仿若飄飄然的虛幻不真切,
也許那樣的「無重力狀態」很讓人眷戀,但活在真實的環境裡,
這樣「飄浮」的人生,真是你要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