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741967
 懂愛的人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帥米的心情小語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帥米情人節的情詩抒發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台灣七夕的習俗與傳說
作者: 懂愛的人 日期: 2009.08.24  天氣:  心情:


  1. 古早台灣人以農曆七月七日為「床母生」,要祭祀保護嬰兒神「床母」 ,至於床母的由來眾說紛紜,很多都不足為信。據說「床母生日」 就在七夕。台灣人將十六歲以的孩子稱為「花園內」,均受床母的 保護。所以在這一天,這些少男少女,都要從下午六點起,在自己 的寢室供祭床母,供品要有雞酒油飯,並燒床母衣(木刻衣服圖案 之金紙),以拜謝床母保護未成年幼兒。




  2. 另外、七夕也是另一位神祗「七娘媽的生日」七娘媽和床母一樣, 都是兒童的保護神,但是兩者擁有不同的傳說來源。七娘媽又稱「 七星娘娘」、「天仙娘娘」,七星娘娘有人指其為北斗七星的配偶 神,有人則認為是指包含織女在內的七仙女,又稱「七仙姐」或「 七仙姑」。在台灣以七星娘娘為主神的廟有雲林縣斗六鎮的濟安宮 與嘉義縣太保鄉的福濟宮。「七星媽」與「天女娘」則專指織女。 台灣以七星媽為主神的廟有雲林縣水林鄉的七星宮及台南市的開隆宮,均有百年以上的歷史。




  3. 民間信仰七娘媽者,皆於七夕此日黃昏供祭。供品有軟粿(一種中 心壓凹的湯圓,傳說是給織女裝眼淚的)、圓仔花(即千日紅,為 祈求多子多孫)、雞冠花、茉莉花、樹蘭、胭脂、水粉、雞酒油飯 、牲禮、圓鏡。必不可少的還有一座紙紮的七娘媽亭,家有滿十六 歲者,特供粽類、麵線。祭後,燒金紙、經衣(印有衣裳之紙)、 並將七娘媽亭焚燒,無法焚盡的竹骨架丟至屋頂,此稱「出婆姐間 」(婆姐,傳即臨水宮夫人女婢),表示該孩童已成年。胭脂、白 粉一半丟至屋頂,一半留下自用,據稱可使容貌與織女一樣美麗。




  4. 兒童週歲前後,往寺廟祈求七娘媽或註生娘娘觀音媽、媽祖等 ,請求保護,並以古錢或銀牌、鎖牌,以紅絨線串成絭,懸在兒童 頸上。父母並為孩子許願,如果子女能順利成長到十六歲,必至廟 中還願。此後每年七夕,父母會帶孩子至廟中祭拜。附近無廟的, 就在家中自設香案,並在神位前換上新的紅絨繩,稱為「換絭」。 等到子女滿十六歲則於七娘媽生日當天「脫絭」,往寺廟祭拜還願,答謝七娘媽的庇佑。




  5. 七娘媽的信仰,在閩南及客家兩個族群中又有著不同的傳說。閩南 的傳說中織女的姐姐們由於同情牛郎、織女兩人被王母娘娘拆散, 便暗中保佑那兩個孩子,使他們平安健康的長大。由此才發展出七 娘媽是兒童保護神的說法。為人父母者,為了能讓神保佑其子女, 便把子女送給七娘媽為義子或義女,稱為「拜契」。




  6. 閩南人祭祀七娘媽最隆重的,要算是台南開隆宮的「做十六歲」。 台南地區在農曆七月七日,凡家中有小孩滿十六歲的,家長都會帶 著子女前往開隆宮還願。除了攜帶供品祭拜外,還有一象徵子女成 年的儀式:父母手持七娘媽亭立於神案前,年滿十六歲的子女匍匐 穿過供桌及七娘媽亭,男孩起身後須往左繞三次,女孩則往右繞三 次,稱為「出婆姐間」或「出鳥母間」,鳥母,據說是七星娘娘所 託照顧小孩仙的仙鳥。祭拜的供品中,較特殊的有「甜芋」,取其 「吃甜芋才有好頭路」的好口彩。有的人家也供祭香煙及檳榔,這 是為七月日自鬼門關出來的「好兄弟」準備的。而除了父母幫子女 作十六歲外,外婆家還需準備衣服、鞋帽、手錶、項鍊、腳踏車或 縫衣機、紅龜粿、雞、鴨等,在七月七日這天至七娘媽廟為其外孫 (女)做十六歲,並設宴慶祝,此俗近年已不多見。




  7. 客家人也有「拜契」的習俗,但是原因截然不同:相傳七星娘娘有七位,自從織女離開後,只剩下六星在一起,由於沒有固定祭祀的廟,所以在神格上屬於「閒神」,平時下凡來遊遊野野(即閒遊亂逛之意)。相傳七星娘會抓人小孩,因此八字低的就給她作契子, 以保平安。客家人祭祀七星娘時不用「七娘媽亭」,而是一張印就的「七星娘圖」,以香爐壓住。為子女求七星娘絭的父母須手持杯茭,口唸: 「紅(白)花枝某姓某名,身體欠安,容易驚嚇,現在要作妳的契 子,帶妳的絭,以後若有遇到,就不要隨便摸他,如蒙允許,請賜 一杯茭」。直至七星娘允許「聖杯」為止。



標籤:
瀏覽次數:51    人氣指數:1051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帥米的心情小語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帥米情人節的情詩抒發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