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643098
 yc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免稅區與博弈區的雙重標準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美國的花言巧語 !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民黨的黨政軍退出校園媒體?!!
作者: yc 日期: 2018.10.01  天氣:  心情:
.
民進黨在野時大聲疾呼
校園自治
黨政軍退出媒體
現在呢 ??!!
企圖黨政軍校園媒體一把抓
最近甚至要以國安法管制"假新聞" !!
這樣的菜政府民進黨
與共產黨有何差別 ??!!

.


民進黨蔡政府要搞「公共媒體」,
你信嗎?
-- 風評

「轉型正義」不能反對,
但凡事關「公共」,
似乎難有反對的理由,
特別是,
如果這個「公共」
還涉及人人稱厭的「媒體」!
尤其媒體生態惡化,
政府要「法辦」假新聞之際,
文化部大張旗鼓推動
「公共媒體法」,
能反對嗎?如果反對,
還有什麼招能改變媒體生態?
對建構「公共媒體」不遺餘力的
傳播學者胡元輝認為,
「公共媒體法」
是改變媒體生態的「又一次機會」,
從整合政府資源的角度,
整合公廣集團與
政府(國家)持有「媒體」,
或許是一次機會,
但若期待因此改變媒體生態,
失望的機會可能更大。

以政府之力改變傳播生態,
本身就不健康

首先,
企圖以政府之力改變傳播生態,
本身就未必是健康的心態,
特別是黨爭日熾的台灣,
當「政府」成為「政黨的堡壘」,
每一次政黨輪替
就是政府政策的大斷裂,
人事的大傾軋,
「公共」甚至成為選邊的煙幕彈,
能改變的就是換屆互鬥的董事會,
「公共電視」就是最鮮明的例子,
依國會的政黨席次比例
組成董監事審查委員會,
加劇黨爭。

二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
民進黨扁政府
就整合原有的華視、
原民台、客家台和宏觀衛視,
成立所謂的「公共廣電集團」,
有集團之名却無其實,
唯一的好處是董事長總經理成群;
二00八年第二次政黨輪替,
國民黨以擴大公視董事會的方式,
稀釋原有人事,
但第四屆公視董事會甚至延任近八百天,
第五屆公視董事甚至提名四次,
黨爭介入的結果
中立人士都被貼上藍綠標籤而百口莫辯。
二0一六年第三次政黨輪替,
可想而知,
所有的「公廣集團」
終究難逃民進黨全面收編重來的結果,
連非屬公廣集團的中央通訊社和央廣,
在任期終結前,
都無可避免地陷入
藍綠大吵一番的景況。
不論是「公廣集團」
或者是「國家通訊社」、
「國家廣播電台」,
在「政府」的心目中,
就是執政政黨的禁臠。
中央社和央廣換屆後人事得宜,
模樣還清爽,
「公廣集團」就沒這麼俐落,
董總內鬥方才偃旗息鼓,
「公共媒體法」就要端上桌,
而且,
還把中央社與央廣
不同性質的媒體「送作堆」,
其風險不言可喻。

根據公媒法草案,
看不出獨立財源從何而來?

根據公共媒體法草案,
減少政治力(政黨)介入的改變,
是將現行
依政黨比例的董事審核委員會取消,
改為行政院長提名,立法院同意,
基本不脫完全執政完全負責的脈絡,
但透過期中半數
換屆降低政黨的完全把持,
設想不錯,
但能否奏功,
看看現在的監察院和司法院,
政黨之爭依舊從選舉鬥到院內,
獨立機關不獨立的情況,
公共媒體能否因此而「公共」?
實難樂觀。

最重要的,
公共媒體能不受政商力量干預
還在於預算獨立,
然而,
從文化部的說明,
只看到
「可以降低對政府編列預算的依賴」,
除了可使用國有資產,
並未看到具體辦法,
不論是NHK或BBC,
其收入來源最大宗(九成)都是訂費,
公廣集團要不到訂費,
公共媒體就要得到嗎?
如何要?
強制有線訂戶非訂公媒不可?
還是強制系統業者
定頻公媒頻道
並撥繳一定比例訂費給公媒基金會?
又或者強制要求
百大企業各捐輸一億,
成立百億公媒基金,
從此斷絕政府年編頂算挹注之念?
否則靠二、三十億預算,
一年拍兩部戲都捉襟見肘,
談何預算獨立?

回首來時路,
公共電視走了二十一年坎坷路,
民進黨在野則杯葛,
黨政軍退出媒體條款,
讓老三台土崩瓦解;
民進黨執政則「公共」,
「政府」成了最大的媒體持有者;
三次政黨輪替,
「政府」成了「政黨基地」,
根據公媒法草案,
華視還要積極收購民股,
不啻是對黨政軍條款的最大反諷;
公媒靠政府一聲令下
得以「整合」,
這是好事,
畢竟台灣閱聽市場有限,
倍多力分永遠無法健全媒體環境,
然而,
民間媒體整合
却在「公共」壓力之下,
被打成「壟斷」,
旺中集團多年前
不過是要整合兩家電視台
(中天與中視)的攝影棚,
就被通訊傳播委員會(NCC)
做為中視變更許可的附帶條款
(二0一五年NCC被判敗訴),
這不又是一個只許州官放火的反諷?

政府無公心,
公共媒體就沒有公信力

這二十一年來,
媒體生態誠如胡元輝所言,
加速下墜!
遺憾的是,政
府(當然包括政黨)費盡心思
「整頓」民營媒體,
「收攏」或企圖壯大公營媒體,
結果商不商公不公,
政治力介入無一日消停,
反倒日益加深;
這一回「公共媒體法」推出,
堪謂媒體公共化之集大成,
從法案到媒體合併規模都前所未有,
問題是:
一個自由民主社會,
民營媒體奄奄一息,
唯獨大的公共媒體活得有滋有味,
這是正常的嗎?
「本國文化主體」若只靠公媒,
這個「主體」豈不太脆弱了?

壯大公共媒體
真能成為台灣傳播生態
改變的活水嗎?
若要談「生態」
就不可能 獨好公媒;
若要談內容,
九成九還得靠自律,
否則就是箝制新聞自由;
公正的提名是期待,而非必然;
法制的支持只是必要基礎,
但不能保證公共媒體之正常,
君不見促轉條例白紙黑字
都擋不了「東廠」?
說到底,
沒有公心的「政府」談「公共媒體」,
就只能是理論上的「政治」正確,
費大周章整併公媒不是問題,
問題是若沒搞好或根本搞爛了,
誰要負責?
就像二十一年數百億政府預算
堆成公廣集團今天這副模樣,
能跟誰討公道?
只能祝福公媒有政府可依靠,
更祝福民營媒體自立自強,
長出真正的獨立自主的精神與模樣。

.
標籤:
瀏覽次數:275    人氣指數:1275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免稅區與博弈區的雙重標準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美國的花言巧語 !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