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77253
 深情男子海角七號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陸學者自省 中日文明差距大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多城蜜語-美國中餐的前生今世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到烏干達找茲卡解方
作者: 深情男子海角七號 日期: 2016.04.10  天氣:  心情:
到烏干達找茲卡解方
中時電子報作者林國賓 | 中時電子報 – 2016年4月10日 上午5:50..



工商時報【林國賓】

今年全球爆發茲卡病毒流行危機,疫情並在美洲快速蔓延,為了對抗疫情,全球衛生專家紛紛前往茲卡病毒的發源地烏干達,希望能找出何以茲卡病毒會肆虐全球的蛛絲馬跡。

■Ugandan forest holds clues to Zika's spread.

從烏干達恩德培(Entebbe)市維多利亞湖旁的高山往下眺望,森林保育員穆基沙(Gerald Muisa)看著一座幾已呈現閒置狀態的觀景台,這座觀景台來頭可不小,它正是近70年前幫助研究人員發現病媒蚊傳染的茲卡病毒(Zika)的幕後大功臣。

現年50歲的穆基沙邊走向該座觀景台邊說道:「這裡有各種的蚊子、猴子、鳥類與蛇,而且近來訪客明顯暴增。」

茲卡病毒過去不受重視

研究人員正在從這座森林找尋線索,以便瞭解何以原本只是一般病媒蚊的傳染病,會在今年引爆全球公共衛生的危機,造成新生兒出生缺陷與神經問題病例暴增。全非洲的衛生官員都鎖定監測某一個病毒,該病毒過去鮮少受到注意,但許多專家懷疑它正是曾造成類似問題的元凶。

茲卡病毒已在美洲快速蔓延,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指出,該地區總共有33個國家與屬地出現茲卡病例,這迫使官員在近70年前首度發現茲卡病毒的森林附近一帶加強監測。

WHO非洲辦公室衛生安全暨緊急事務部主管佛爾(Ibrahima-Soce Fall)表示:「我們向所有國家提出設立一套監測系統的建議。」他說,都市化已讓非洲面臨的風險前所未見,因為傳染茲卡與黃熱病、登革熱、屈公病等更嚴重疾病的病媒蚊,在人口稠密的熱帶地區容易孳生,「病媒蚊根本是無所不在。」

由於疫情存在已久,許多非洲人據信已對茲卡病毒免疫,但引發併發症的疑慮還是讓當地衛生官員高度警戒。目前在美洲大流行的茲卡病毒與幾十年前出現在非洲的病毒株略微不同。

WHO非洲辦公室指出,根據以往的傳染案例與當疫情擴散時各國的因應能力,非洲大陸共有20個國家屬於茲卡大流行的高風險群,島國維德角(Cape Verde)剛爆發疫情大流行,據報導已有7,490件傳染病例,3月中並傳出小頭畸形新生兒的案例。佛爾表示,奈及利亞與衣索匹亞由於人口眾多,因此也是茲卡病毒大流行的高風險國家。

在烏干達,該領域的權威盧瓦馬(Julius Lutwama)則帶領病毒研究所的病毒學家從全國的血液檢體與寄生蟲進行比對,查看茲卡病毒是否已重返其發源地。

這是近幾年來烏干達流行病學家與研究人員第2次受到徵召協助解決全球性的衛生危機,2014年西非爆發伊波拉病毒大傳染時,烏干達自2000年以來總共出現5次伊波拉疫情的經驗,讓專家更容易掌握疫情肆虐的狀況。今年2月盧瓦馬帶領一個烏干達的衛生官員代表團參訪在亞特蘭大的美國疾病管制局(CDC),提供美國烏干達在處理茲卡病毒疫情方面的專業經驗。

小頭畸形新生兒元凶

1947年科學家在研究烏干達的黃熱病時意外在一隻發燒的恆河猴血液中發現一個新的病毒,科學家並以猴子生長的茂密森林「茲卡(Zika) 」為病毒命名,茲卡在當地盧干達語言的字義為「過度生長」。

5年後茲卡病毒就出現人類感染的病例,先是在烏干達與坦尚尼亞出現疫情,接著擴散至西非與北非,50年前疫情就已蔓延至亞洲。

茲卡病毒據信就是造成小頭畸形新生兒的元凶,根據哈佛醫學院研究人員完成的分析報告發現,奈及利亞與塞內加爾等非洲國家的人類血液檢體中都出現茲卡病毒的抗體,而奈及利亞拉哥斯市2005年到2007年之間出生的3,196名新生兒中罹患小頭畸形症的比率竟高達10.6%,遠高於美國每1萬名新生兒僅12例的小頭畸形症患者。
標籤:
瀏覽次數:51    人氣指數:51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陸學者自省 中日文明差距大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多城蜜語-美國中餐的前生今世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