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作繭自縛”變成“破繭而出”
有個人在河邊釣魚。
每當釣到一條大魚時,他就會把它扔回河裏;釣到小魚時,他就留下來。
有一位過路人看到這一情形後覺得很奇怪,就問他:
“為什么不要大魚,只要小魚呢?”
這個釣魚者回答說:“因為我家只有一口小鍋,沒有大鍋呀!”
有些人在做人做事上,都容易像釣魚者那樣自我限制,固執於某種行為
或處事模式而同時又對結果不滿意。當你去做某件事情時,有些人可能會
急忙忙地跑來“提醒”你:“這種事是沒有辦法做到的……”
“這是不可能的……”從而令你“未戰先怯”。
佛教裏有這樣一個寓言。
有一天,毛毛蟲問蝴蝶:“我要怎么樣才能變成一只蝴蝶?”
“要成為蝴蝶,首先要有飛行的渴望,其次要有勇氣沖出束縛你的繭。”
“那不就是死亡嗎?”“表面上看是死亡,實際上是新生。在現實生活中,
這就是差別。有的成為了蝴蝶,有的則因逃避而死亡。”
佛祖說,眾生的“未知”永遠大於其“已知”。
當一個人說“不可能”時,只是代表在其“已知”內的方法都已經試過
卻沒有奏效而已。所謂極限,往往是自己給自己劃的一條線。只要走出自己劃下
的疆界,你就會發現事情原來可以這么簡單;只要你不再“作繭自縛”而是
“破繭而出”時,你就會發現,外面的世界其實廣大得很,美麗得很!
別自愚,你就是一座無盡寶藏
很多人都曾經或者正在抱怨命運,也許他們很少想過,
命運就掌握在自己的手裏。能夠改變命運的只有自己,而你也必定能改變命運,
因為你本身就是一座無盡的寶藏,能夠給你足夠的智慧和力量。
有一位年老的富翁非常擔心自己的萬貫家產
在百年之後會給嬌慣壞的兒子帶來禍害,於是,他把兒子叫來,
給他講了自己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的故事。
兒子十分感動,決定出外尋找財富,並發誓不找到寶物決不回家。
兒子打造了一艘大船,遠涉重洋。
後來他在熱帶雨林中找到了一種會散發香氣的樹木。
於是,兒子把這種樹木運回家鄉,搬到市場上去賣,可惜無人賞識。
令人氣惱的是,旁邊一個賣木炭的小販卻生意興隆。
第二天,兒子把那種香木
也燒成了木炭,挑到市場上後,也很快就賣完了。
其實,兒子燒成木炭的香木,正是世上珍貴無比的“沉香”,
只要切下一小塊磨成粉末,價值就能超過一車的木炭。
看完這個故事,也許有些人會笑這個兒子非常愚蠢,
手上有價值連城的寶物,卻讓它變成了價值不大的東西。
事實上,大多數人在生活中不也曾經犯過或者正在犯著這樣的愚蠢行為嗎?
例如,我們自己本身就是一座的寶藏,但很多人都沒有開采過,
或者並沒有充分地開采過!
作者:趙伯異
滿山紅遍部落格
如果您欣賞滿山紅遍PO的文章,請正確引用帶走-別讓她成為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