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必須保留一個屬於自己的密室,自在的在這裡營造我們真正的自由,以及我們的退隱和孤寂。 我們在這裡的日常談話對象是自己。 它是如此的私密,以至於任何外在的聯繫與溝通都將無插足的餘地。 我們在這裡自在談笑,由於不為物喜,一旦失去也將無所憂。
我們有一顆可以常相左右為伴的靈魂,我們可以和它對詰爭辯, 可以和它彼此施與受,我們不必擔憂在這樣的孤寂裡會沉淪在無聊散惰中。 當人們對時代的僵滯不滿,對自己的無力感也覺得倦怠,這時就可能選擇「內在放逐」。 「內在放逐」可能是自棄,但更可能是新起點的尋找。 任何人當他的態度內向化,他的思考、感覺與行動就會一切以主體為首要因素,客體則退至次位。 內向化可能擁有既智性又感性的特徵,它可以被稱為直觀或敏銳。 當主體面對客體面期望有某種隔離,這時的主體就會是積極的主體;假若欲力從客體上歸於不了主體,這樣的內向化遂變成消極的主體。」 正面的「內在放逐」是思想的新起點。 當我們自我放逐並保有清明時,就會更接近諸如命運、衝突、局限、昇華、憐憫等最基本的「原型」。也只在人們接觸到這些問題時,才會彰顯出人的終極價值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