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譯過一本深情而細膩的小說。
英國文學大獎「布克獎」得主潘妮洛普‧莉芙麗(Penelope Lively)的力作《為什麼忘了愛你》(書名暫訂)敘述的故事,是景貌沿革歷史學家葛林無意間發現亡妻凱絲一張照片,顯示她曾與自己姊夫尼克有不倫之戀,醋勁大發之下進行調查「真相」的「研究」,過程中牽動凱絲的姊姊伊蓮、尼克、外甥女寶莉、尼克昔日出版事業合夥人奧立佛,還有凱絲生前至交的陶藝家瑪麗等人,呈現一齣「家庭悲喜劇」。眾人互動之下,也更深一層了解往事,以及對自己記憶的詮釋。
《為什麼忘了愛你》的首要主題,無疑在探索愛。以時間來看,愛情這個偉大的奧義,人類已探索兩千多年,仍然無窮無盡。人人都有自己的愛情神話與執著,而且深深戀慕,神聖崇拜到無可撼動,甚至永遠無法溝通。就數量而言,男女之愛已化身億萬集書籍、情詩情歌、電影,人類還是覺得餘味無窮,意猶未盡。
為什麼?
因為原屬奧義的東西,本不是問題,所以沒有答案,所以只見證每個人自己的執迷、自以為是的詮釋。男女之愛讓人投注情愫,旋身一晃,化身千億,都有萬花筒的瑰麗;幻化時目眩神搖,山海易位,死去活來,可歌可泣。
《為什麼忘了愛你》的主角是凱絲,雖然小說敘事一開始,她已自殺身故多年,但其他角色的回憶與詮釋,都為了呈現她,還有她代表的命題──追求「真愛」以及「絕世之美」與人生的實用。「凱絲一樣,往四面八方投射愛,也要求有愛來回饋。」她常問:「你愛我嗎?」
《為什麼忘了愛你》書中,凱絲結婚時卅六歲,自殺則在十年後;依現代定義,都是「熟女」的年紀。《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楊憲村表示,據他觀察,目前台北好多熟女有兩大心理特點,第一都很不快樂,第二都不浪漫。這種情形,與書中的凱絲若合符節。
為什麼呢?因為,她們都要「真愛」。
著名歌曲家兼歌星約翰‧丹佛有首動聽之極的情歌Perhaps Love,最近華人電影界借用這首歌的歌名與詮釋,改編成電影《如果,愛》。若依照歌詞倒數第二段,最後兩句是Some say Love is everything; some say they don’t know。翻譯起來,意思是「有人說愛是一切,有人說,他們一無所知」。那麼,人類之中,就有「愛是一切」與「一無所知」兩派在辯證,在衝突,在苦惱。人數比例如何?男女比例又多少?這些都是未有調查、未能量化的問題。
凱絲的丈夫葛林是真愛她的;由追求她時的狂熱,到發現她外遇照片後尋求「真相」的執著,還有了解凱絲自殺原因後的悔恨自責,在在顯示他真正愛著凱絲。但是,兩人十年婚姻到了中後期,葛林卻忙於工作,犯了《多倫多星報》書評寫的「配偶的疏忽」,讓極其想要孩子但一生流產兩次的凱絲覺得心灰意冷,而仰藥自殺。另外,伊蓮剛嫁給尼克時,也曾感受到幸福與愛,但隨著婚姻一久,愛也磨滅消失。婚姻這項制度又是另個奧義,但它不能保障真愛一生,在《為什麼忘了愛你》一書之中,作者似乎也這麼認定。
最近科學研究指出,男女熱戀,賞味期僅只三年;科學家分析,男女只要看對眼,體內就會開始分泌腎上激素、多巴胺和苯乙胺酸等化學物質,血液中還會出現紐初芬荷爾蒙,讓彼此心裡都感覺幸福,不過這種激情最長只有三年,一但時間到了就會消失。
愛,還有真愛,還有最真的愛,還有絕對最真的愛、無與倫比的愛。追求真愛到無量無數無邊無窮無盡;或許,熟女們自己對真愛也空空茫茫,拖著男人一起墮入五里雲霧。
《為什麼忘了愛你》另一大主題,在「美」與「用」兩者的辯證;美人與有用的人。凱絲有傾城之美,「凱絲辦得到,因為她是極為迷人的女人。不是傳統型的美女,她的容貌叛逆又攝人心魂。」更難得的,是凱絲不以自己的美為傲,「那是她撇開、掉頭不要的東西。即時伊蓮在最嫉妒的時候,她都無法責備凱絲愛慕虛榮。」;有同性好奇又尊敬地問凱絲對自己魅力的觀感,她說:「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是,這種傾城之美,卻讓凱絲「她的注意力像蝴蝶,蹁躚即走,好像從來沒有留神什麼。」她沒能學會姊姊伊蓮或者好友瑪麗般的謀生技藝;然而終其一生,她敬慕「有用」的人,懊惱自己的「沒用」;會跟尼克沾上不倫之戀,「或許我這麼做,是因為我還想當伊蓮吧」;「那一天」早上,葛林趕著去教書而婉拒她煮蛋當早餐;她說自己寧可是葛林的學生;再加上多年來仍未有孕;「凱絲有她的神韻,能叫人快活,但她並非格外有智慧,談不上聰明,見聞也不廣博。假如用實用觀點來打量,人必須承認,她對整個社會的貢獻是零。她沒做什麼有用的事,沒有固定工作,既無創意也不勤勞。假如有小孩可以視為完成社會責任的話,她也沒生。她純然只是──像朵花兒,或者鳥兒。人類應該不止如此,難道不是嗎?」於是凱絲以自殺,終極地否定自己為「沒有用」。
如此說來,作者好像也認定「美」的價值不如「有用」了?實則不然。人類總是被美所吸引,甚至終其一生追求美;「只因為她在場,你的精神就為之一振:那一天似乎更有希望,腎上腺素大增。」凱絲擔任畫家哈伯古德的模特兒,讓他畫下終生傑作的肖像畫,大富豪克萊門茨一到畫展見著,立即買走,而且精心陳列於自己豪宅,「很是敬重」。如果以「實用」的概念來打量,一如俄國文豪屠涅夫名著《父與子》主角巴札羅夫醫生的標準,那麼葛林的景貌沿革史專業、伊蓮的花園設計、瑪麗的製陶藝術,也算不得什麼「利用、厚生」的東西,甚至可斥為玩物喪志。而人生若是沒有美,那麼愛的泉源大約也就枯竭了。
莉芙麗的《為什麼忘了愛你》一書,引人入勝的地方在心理描摩之細膩,又不落俗套。《巴爾的摩太陽報》稱賞小說「行文扣人心弦,寫作典雅」;作者描摩伊蓮與凱絲姊妹之間愛恨交纏的錯綜心理、伊蓮凱絲尼克的婚外情、葛林與奧立佛的晚春情事,以及深刻反醒回憶本身,都讓讀者醒悟到刻骨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