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信仰
[編輯] 古代
太歲最早出現在《荀子·儒效》篇中,而避太歲的信仰則是從避歲星的占星術中分化出來的,兩種信仰在戰國時代常常混淆,一直要到漢代以後才逐漸釐清。
古時候將太歲視為君王,東漢王充的《論衡》說:「太歲之意,猶長吏之心也。」南宋祝泌的《六壬大占》說:「帝王係命於太歲、后妃係命於歲之陰」在清代《協紀辯方書》得到一個扼要的總結:「太歲,君象,其方固上吉之方,而非下民之所敢用。」太歲為貴神,其所在之向當然也是尊貴吉利的,但是黎民百姓卻因為太歲所在的方向太過於尊貴,反而必須避開,以符合上下尊卑的身分。
其實太歲原本並不是凶神,而是守護神,明代《三命通會》說:「真太歲,又名轉趾煞,要大運日主與太歲相和相順,其年則吉;若值刑衝破害,與太歲相戰克則凶。」與太歲相順則吉,相逆則凶。清末民初的命算大家袁樹珊(1881-?)說:「夫太歲,至尊,非煞也。」。
清代《協紀辨方書》也說:「《廣盛歷》曰:歲破者,太歲所衝之辰也,其地不可興造、移徙、嫁娶、遠行,犯者主損財物及害家長。惟戰伐向之吉。……按,歲破為最凶之神,而《廣盛歷》雲『戰伐向之吉』者,蓋向歲破、即坐太歲而敵人乃居歲破之位也,然則乃是用太歲,非用歲破也。」只要坐太歲(亦即背對太歲),讓敵人面向太歲,那麼敵人就陷於「歲破」的大凶位,因此背太歲者吉,面太歲者凶,不言可喻。從以上的討論,只要依照「右背刑,左前德」的規則,就可以安處在吉位,一旦不按此律,那麼在前、後、左、右排列組合後,漸漸由吉轉凶,而以「迎刑左德(背德面刑)」為最凶。但是後來太歲的吉神面向被忽略,成為了一個凶神了。
[編輯] 現代
相傳金章宗因其母病,而首創祭拜「本命星」之俗,以求母病速癒,這是北京白雲觀祭祀太歲的由來。後演變為安太歲。當時,江南也有安奉太歲之俗,主要為改善家中風水。太歲神從南北朝開始就有六十位,到了清代初期六十位太歲的名字全部更換,成了現在各地有安奉太歲的廟宇裡面的六十太歲。
由於漢人對太歲降禍的畏懼,當太歲運行到某個生肖的位置,屬該生肖及其相對生肖者,唯恐觸怒太歲於己不利,便於當年祭拜太歲神,以祈福消災。此活動便稱為「安太歲」。早期,安太歲相當簡易,欲安太歲的信徒,多於春節前後,以紅、黃色紙書上「本年太歲星君到此」或「本年太歲星君神位」或「一心敬奉太歲星君」之類字樣,貼在家中,晨昏焚香禮禱。年底送神時,將紙撕下焚化,「送神上天」。
後來,儀式繁複化,演變出各種專門的太歲符咒、牌位甚至神像。在現代忙碌社會,由於寺廟可以幫忙每日祭禱,多數信徒繳納一定費用,將「安太歲」的祭祀活動,請寺廟方面代辦。
自1995年開始,台灣各地寺廟開始流行起為信徒安太歲,而在此之前安太歲在台灣並不盛行,但如今則與中國大陸、香港等華人世界一樣,到處都有收取香火錢,幫人安太歲的寺廟或道堂。
在道教中,斗姥即眾星之母,台灣道教、台灣民間信仰中,祭拜太歲星君等諸星辰者,多半先禮斗姥,這種傳統是從北京白雲觀流傳出來的,原本是道教全真道龍門派的作法,後來則廣為流行於台灣與香港。
[編輯] 太歲神
人格化的太歲神出現的相當晚,太歲升為神,時代應該不太早,在漢代以前的文獻沒有明確以太歲為神的。最早將太歲視為神明的,是東漢的王充在《論衡‧譋時篇》說:「太歲,歲月之神;用罰為害,動靜殊致,非天從歲月神意之道也。」自此之後,「太歲」就一直是潛伏在民間的一個凶神,通常並不祭祀,但又有若干與之相關的傳說,而各個傳說中的「太歲」並沒有太大不同,都是某人冒犯了太歲,遭受到災難,這就是統稱的太歲神。 目前可考證的最早人格化太歲神是殷郊。《封神演義》說:「殷郊為執年歲君太歲之神。」在宋代的道教傳說中,殷郊是商紂王的長子。目前少數寺廟將每年農曆七月十九日訂為太歲星君殷郊誕辰,但此事多數人並不知道,並且也少有相關祭祀活動。
目前流行的六十位太歲神,來自於北京白雲觀,目前僅知在清代中期全真道龍門派道士柳守元的《歲君解厄法懺》中首次完整呈現,然而不僅各地流傳的神明稱號不同,甚至沒有任何太歲神的傳說。因此2003年底,上海城隍廟住持陳蓮笙道長和香港蓬瀛仙館永遠館長黎顯華道長號召主編了一部宣稱經過太歲神指示下完成的《太歲神傳略》,為六十位太歲神做了個別的傳記。但這種神祕編輯下的傳記,已經在陳峻誌的《太歲信仰研究》中被質疑。